-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古诗支新招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学古诗支新招
刘兴民 河北省武安市石洞乡青烟寺小学 056300
摘 要:把画画融入古诗课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画画既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了他们与古诗的距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感悟意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一种学习方式的同时,更为内心增添了一份情趣,一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支招献策
古诗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平面直线圆勾勒出辽阔苍茫的塞外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色彩明丽的春江图;“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多么生活气息浓郁的画面。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语言清新、情趣盎然,是取之不尽的宝藏。经过潜心钻研,在古诗教学中注入了诗情画意,为低年级古诗教学另辟了蹊径。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诗画互动教学,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课外活动促积累
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古诗诵读活动,以丰富低年级学生的古诗积累。如结合早自修晨读“诗声琅琅”,开展诵读争星人人参与,古诗擂台主题队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兴趣,提高古诗的积累量,“腹有诗书气自华”。接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收集古诗,人手一本古诗成长本,把自学的古诗写在上面,还可以信手涂鸦,为古诗配插图,并把课堂中教学的古诗画下来,开展“诗情画意”的展版秀。看着自己用画笔把古诗给“画”了下来,学生既有了兴趣,也积累了古诗的表象,丰富了想象。
二、课堂教学审美
1.身临其境欣赏美。古诗的意境多半藏于字里行间,诗往往只撷取生活中美丽的镜头加工而成,因而并不是逐字逐句解释就能体会诗的意境。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让他们身临其境走入诗意的“画面”中,“赏画”吟诗,把诗景诗情统一起来,让作者当时的情感得以回归,使学生、文本作者、环境实现对话,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许多古诗描摹的美景正是孩子们身边伸手可摸的,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杨柳依依的美景;《村庄》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样童真浪漫的实景,不就在孩子们的身边吗?那么,何不在阳春三月把孩子们带到绿草如茵的校园,杨柳拂堤的公园,让他们踏着贺知章老先生的足迹,追寻美丽的春风,享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呢?赏柳吟诗,再画柳赋诗,让学生的情感诉诸笔端,流淌在白纸上,不仅是拂堤的杨柳,更有烂漫的野花,小河的笑涡,翩飞的燕子,欢奔的孩子。古诗盎然的春意便跃然纸上,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还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此,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补充生活的情境,填补形象上的“空白”,学生对古诗就形成了丰富的表象,从而身临其境诗中的情景。如《村居》一诗在一年级学习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密切,学生已有丰富的生活表象,老师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或语言描述帮助学生走入“草长莺飞”的意境中去。身临其境直观地领略诗的美,有效地愉悦了学生的视角,激活丰富的想象,融自然于诗的意境。特别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平面化、形象化的特点,从生活实境中直观欣赏,更能感受诗的美。
2.营造氛围感受美。许多诗描绘的离学生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学生无法直观地感受,那么就可借用多媒体中鲜艳的色彩、典雅的音乐,把古诗中描绘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形成视觉、听觉上的强烈刺激,自然而然地吟诵古诗来。
如我在古诗课堂尝试了一个游戏“赏画吟诗”。让孩子们像古代的诗人那样一边欣赏风景,一边吟诵古诗,这“风景”有些是写意的国画,有的是写实的照片,但却以强烈的画感引起孩子与诗人的共鸣。如几只引颈高歌的白鹅,孩子们快乐地吟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枝探出围墙的红杏,学生迫不及待地背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些画面含意深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如当一幅明月图浮现在孩子们眼前,单纯活泼的孩子笑着说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感情丰富的内敛的孩子却吟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学生在这样诗情画意的氛围中目视其画,口吟其声,怎能不心醉其情?
3.拓展意境想象美。叶圣陶曾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是呀,“诗画互动”的教学正是以“画”为契入点,引导孩子们从诗的字里行间去想象这幅画,补白这幅画,让古诗焕发新的活力,闪烁想象再创造的光彩。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老师紧紧抓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引导学生想象“你看到了怎样一幅画?”这一问诱发了孩子们无穷的想象,碧绿的荷叶,有的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有的是卷起的尖角,有的是蜻蜓的飞机场,还有水珠在滚动呢!荷花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