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区53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山区538例动物咬伤病例分析
陈义峰 赵吉珍(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五峰 443400)
【中图分类号】R1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118-02
【摘要】 目的 探讨动物咬伤后预防处置情况,为五峰县今后的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538例动物咬伤病例的预防治疗处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38例动物咬伤患者中男性居多,7、8月份为高暴露期,超过24h就诊病例占7.06%。能自行规范处理伤口仅占5.95%。Ⅲ级暴露占71.37%。结论 广大群众对动物咬伤知识还很缺乏,亟需防疫部门加大对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
【关键词】动物咬伤 狂犬病预防处置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或动物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950年至2008年,我国共报告狂犬病死亡数119983人。近几年,狂犬病报告死亡数始终处于各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数的前三位,病死率达100%。狂犬病及其导致的死亡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人狂犬病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由粘膜感染引起。目前对该病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几乎100%。及时处理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及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作者对五峰县疾控中心五峰镇动物咬伤门诊2009年—2011年接诊的538例动物咬伤病例的预防治疗处置情况进行分析,为五峰县今后的狂犬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五峰县疾控中心五峰镇动物咬伤门诊2009-2011年动物咬伤门诊处置记录,接诊动物咬伤病例538例。
1.2 方法 按照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人群分布
2.1.1 性别分布 男性292例,女性246例,男女性别比1.19:1。
2.1.2年龄分布 0-6岁86例,占15.99%;7-14岁79例,占14.68%;15-49岁281例,占52.23%;50岁以上92例,占17.1%。
2.2 就诊月份分布(表1)
2.3 暴露后就诊间隔时限分布
24小时以内就诊500例,占92.94%;24小时以后就诊38例,占7.06%。
2.4 致伤动物种类
犬咬伤497例,占92.38%;猫咬伤或抓伤28例,占5.20%;鼠咬伤5例,占0.93%;猪咬伤5例,占0.93%;其它动物致伤3例,占0.56%。
2.5 暴露部位及分级
头面部19例,占3.53%;上肢44例,占8.18%;躯干18例,占3.35%;下肢457例,占84.94%。Ⅰ级暴露3例,占0.56%;Ⅱ级暴露151例,占28.07%;Ⅲ级暴露384例,占71.37%。
2.6 就诊前自行处理伤口情况
规范处理32例,占7.06%;外敷草药或其它药物14例,占2.60%;卫生室包扎4例,占0.74%;简单处理54例,占10.04%;未处理434例,占80.67%。
2.7 就诊后预防处置情况
2.7.1 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干净后涂擦2%碘伏消毒,伤口尽量不包扎、缝合,伤口较大确需缝合的,在做完清创消毒后,在伤口周围用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2小时后再行缝合和简单透气包扎,伤口大而深者放置引流条。另外伤口较大者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7.2 所有病例均按第0,3,7,14,28d各接种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接种率100%。Ⅱ、Ⅲ级暴露建议用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Ⅱ、Ⅲ级暴露者中有32人注射了人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占5.95%。
2.8 预防效果
跟踪随访调查,接受狂犬病预防处置的538例致伤患者无一例发生狂犬病。
3 讨论
3.1 资料分析显示,被咬伤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儿童和青壮年居多,这可能与男性和青壮年外出活动性较多、儿童喜好玩耍动物,自我保护能力弱有关。在时间分布上,7-8月份暴露者居多,可能与天气炎热、动物易躁,人们衣着单薄,学生正值暑假期间,走亲窜户增多而增加了暴露机会有关。6岁以下幼儿暴露部位以头面部及上肢居多,成人暴露部位以下肢居多,这与城市统计暴露部位上肢居多有所区别,城市喂养宠物者多,暴露多发生在上肢与其接触的过程中,山区的动物致伤多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