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TMR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0TMR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李燕 (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放射科 457001)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068-01
【摘要】 目的 探讨3.0TMR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同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颅脑MRI检查结果显示,60例中有52例发现异常,阳性率为86.67%;病灶可分布于多个部位;病变信号以长T2、长T1信号为主;3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结论 3.0TMR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检查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3.0TMR 肝豆状核变性 颅脑MRI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遗传缺陷位点位于13号染色体的长链上[1]。该病患者体内铜代谢异常,会在脑、肝、肾以及角膜等重要器官或组织大量沉积,临床表现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目前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的报道较少,且MRI的场强一般较低。为了探讨3.0TMR肝豆状核变性的颅脑MRI表现,同时分析其临床意义,本文作者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具体内容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2月至2012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36例, 女24例;年龄在10-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plusmn;4.6岁。临床和实验室检测:第一,41例患者表现出锥体外系体征或症状,发病时有言语不清、四肢抖动、肌张力增高、动作笨拙、头痛、震颤以及精神异常等临床表现;19例患者发病时以下肢肿胀、腹胀、膝关节疼痛、尿血为主。第二,60例患者在角膜缘可见典型黄棕色的K-F环,累及双侧。第三,60例患者血清铜氧化酶的检测浓度在0.018-0.23g/L,血清铜蓝蛋白的检测浓度在0.016-0.24g/L。
1.2 治疗方法 使用GE3.0HDX MR扫描仪进行检查,采用头部8通道的相阵线圈。
扫描序列包括:SET1W I(TE7.7ms,TR 500ms),TSE T2W I (TE116ms,TR4000ms),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技术(TI2500ms/TE 114 ms,TR8000ms),层厚为6mm,层距为30%,信号平均为2次,矩阵为256times;256,视野为230times;230,19例行扩散加权成像检查,10例进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60例中有52例发现异常,其余8例没有发现异常,阳性率为86.67%。病灶主要分布于豆状核、桥脑、中脑、丘脑、尾状核头等部位,其中,位于豆状核47例、桥脑12例、中脑14例、丘脑18例、尾状核头8例、齿状核4例、额叶3例、胼胝体压部2例、枕叶1例。
病变信号和形态:病灶以长T2、长T1信号为主,其中3例于内囊、双侧苍白球区域伴短T2、短T1信号;FLAIR序列呈不同程度高信号,且信号不均匀。9例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显示个别病灶是软化灶,表现为不连续高信号环绕条片状低信号,位于额叶或基底节部位。4例部分病灶在DWI序列检查出明显的高信号。豆状核、尾状核头、脑干、丘脑、小脑中脚、齿状核以及胼胝体等部位的病灶多表现出斑片状,同时对称分布;单侧或双侧额叶以及枕叶部位的病灶一般较大且形态不规则。
脑萎缩:3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表现为脑室扩大、脑沟裂增宽。增强扫描后病灶均未明显强化。
3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代谢异常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患者血清中铜蓝蛋白明显减少,直接反应铜明显增多且易与白蛋白分离,沉积在多个器官或组织上或者经尿排出[2]。大量的铜可直接导致组织或器官的损伤,并影响器官或组织中多种酶的活性,导致染色质分解以及细胞坏死、变性。肝豆状核变性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儿童,尤其是10-30岁的人群,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患者通常表现出言语不清、四肢抖动、肌张力增高、震颤、动作笨拙、精神异常、头痛以及角膜边缘有黄棕色K-F环等临床症状,个别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腹胀、失眠、膝关节痛等。该病患者MRI检查丘脑、基底节、小脑、脑干等部位时通常有对称性长T2、长T1信号,无明显水肿和占位效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且增强后无明显的强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般为铜会在脑血管周围大量沉积,导致脑组织水肿、局部缺血,引发神经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分析.doc
- 1995-2010年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人员发表文献计量分析.doc
- 19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doc
- 1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药物治疗.doc
- 1ml注射器和专用动脉血气采血针在ICU临床中效果比较.doc
- 19例难免压疮发生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doc
- 19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doc
- 1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doc
- 1例不明原因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分析.doc
- 1例PICC异位胸外侧静脉回折的处理.doc
- 2025蛇年春节主持稿【范文23篇】.docx
- 绍兴市初一期中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 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背后的技术革新——2025年展望与未来十年行业报告.docx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便携式滤水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docx
- 邮储银行烟台市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 大数据平台搭建课件.pptx
- 全球航空生物燃油供应链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下的粮食安全信息共享与传播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行业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半导体清洗设备行业:工艺技术创新路线图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