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世界现代史教案50.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现代史教案50

世界现代史教案50 第十章 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教学目标 1、了解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分析二十世纪前半期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条件及意义。 3、掌握哲学、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的代表作。 4、分析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成就的历史地位。 5、总结这一时期科学家们表现出的科学精神及其启示。 重难点 重点:二十世纪前半期科学技术发展。 难点: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及科学精神。 本章内容提要 20世纪前半期是科学技术与文化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首先,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突破,相对论、量子论、基因理论和高分子化学理论的产生为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其次,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出现了以逻辑实证主义流派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和以存在主义流派为代表的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在心理学方面,以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影响最大;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影响深远;历史学方面,影响最大的是“文化形态史学”和“年鉴学派”。此外,这一时期在文学与艺术领域也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 一、科学研究理论的突破 1、物理学 (1)19世纪末的成就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发现了x射线。 1898年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1867—1934)发现了钋、镭及其他一些元素的放射性。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1870—1942)发现了电子。 以上这三大发现,打破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物质始原的传统观念,从而开创了原子物理学。 (2)20世纪前半期的成就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和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 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1858—1947)、丹麦物理学家玻尔(1885—1962)为此做出了贡献。 2、化学 高分子化学的建立。德国高分子化学家施陶丁格1932年创立。 3、生物学——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学的发展,敲开了生命科学的大门。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人孟德尔(1822—1884)。通过研究和实验得出两条重要的遗传定律,即分离定律和独立??配(自由组合)定律。 荷兰遗传学家约翰逊(1857—1927)1909年创造了“基因”这个术语来表达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此后,“基因”这一概念逐渐被生物学界所普遍接受和采用。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1866—1945)通过研究果蝇1910年提出了遗传染色体学说。揭示了遗传学上的又一基本定律——连锁遗传定律。随后又提出系统的基因理论。1933年摩尔根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1877—1955)等1944年证明了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染色体的重要成分,是重要的遗传物质。 4、医学 (1)免疫学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法国科学家巴斯德(1822—1895)建立了自动免疫原理并制造了狂犬病疫苗。 20世纪初,英国医生赖特(1861—1947)研制出伤寒疫苗,几乎与此同时,霍乱疫苗也开始投入使用。20年代末,预防白喉和破伤风的疫苗研制成功。二战中,开始使用破伤风疫苗,防治结核病的免疫疫苗——卡介苗。40年代,科学家们又开始研究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疫苗以及预防流行性感冒的疫苗。 (2)抗生素的研制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881—1955)研制成功青霉素。 40年代,才在临床上应用,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蔓延。 1944年,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1888—1974)又成功提取链霉素,使结核病得到有效的治疗。 1947年以后,又相继发现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 (3)器官移植的成功 1933年,苏联医生费拉托夫移植异体角膜成功,这是器官移植成功的第一个案例。 二、技术革命的成就 1、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 1934年10月,意大利物理学家昂利克·费米(1901—1954)发现用中子轰击重元素铀,可造成铀的核裂变,产生新的“超铀元素”。 二战期间,来到美国的科学家出于反法西斯的正义感和科学家的责任心而积极工作。爱因斯坦在许多科学家的倡议和支持下,于1939年8月2日致函罗斯福总统说:铀元素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新能源。如有必要,政府方面还应迅速行动。美国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议,于1941年12月6日,通过了一项大量拨款制造原子武器的决议。美国于1942年9月,成立了由3名军政官员和两名科学家组成的军事政策委员会,领导制造原子武器的工程计划,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 1945年8月6日和9日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掷了一枚铀弹和钚(Pu)弹,造成20多万居民伤亡。 2、电子技术的发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