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名家4

化学名家4 化学元素符号的首倡者贝采里乌斯 Jons Jakob Berzelius 1779一1848 琼斯·雅可比·贝采里乌斯1779年8月20日出生在瑞典南部的一个名为威菲松达的小乡村里。他在发展化学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接受并发展了道尔顿原子论,他以氧作标准测定了40多种元素的原子量,他第一次采用现代元素符号并公布了当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表,他发现和首次制取了硅、铣、硒等好几种元素,他首先使用“有机化学”概念;他是“电化二元论”的提出者。他发现了“同分异构”现象并首先提出了“催化”概念。他的卓著成果,使他成为19世纪的一位赫赫有名的化学权威人物。 贝采里乌斯出身贫寒,自幼在逆境中生活与成长。其父是一位小学校长,在他出世不久,父亲就故去了。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母亲带着他改嫁了。后来,母亲与继父又生了一个小弟弟,取名斯文,时隔不久,一生坎坷的母亲又与世长辞。母亲死后,继父对这两个年幼的儿子毫不关心。因此,这一对异父同母的小兄弟实际上成了流浪儿。俗话说:寒门生贵子。贝采里乌斯从小就聪明过人,他没有上学的优越条件,却能坚持刻苦自学。成年以后,他和弟弟一起来到了乌普萨拉,他们一边干活谋生,一边坚持自学。他曾到医院里去给医生当助手,还给人补过课。节衣缩食、勤俭生活使他积蓄下了点钱。利用这点钱他进入乌普萨拉大学读书。在大学里他学的是医学专业,但在学习中对化学产生了特别的兴趣。他有意地结识了该大学的著名化学家约翰·阿夫采利乌斯教授。贝采里乌斯强烈的求知欲和刻苦奋进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名教授。他破例允许这名寒门弟子在实验室里自由地做各种化学实验。贝采里乌斯充分地利用老师提供的这一优越条件,不仅做了电流对动物的作用的奇妙实验,还重点地分析了矿泉水。他的工作受到教授的细心指导和热情帮助。在此几年前,他在医院里担任医生助手时,曾对矿泉水做过一些研究。如今,在教授的指点下,贝采里乌斯首先想把过去的那些分析结果重新通过实验检验一次,并尽量地加以完善。再从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出自己的见解,写成论文,用以攻取博士学位于1302年,他如愿以偿,以他对矿泉水的出色研究荣获了医学博士学位。时隔不久,他到首都斯德哥尔摩当了外科医学学校的一名普通助教,但这是一个没有工资报酬的职务。因为按照当时瑞典流行的制度,助教需要工作上几年以后,校方认为能够一心一意地工作时,方能得到一个有报酬的空缺职务。为了维持生活和继续从事科学研究,贝采里乌斯被介绍到一个大矿场主希津格尔家。他住在这里,同具有旺盛求知欲的希津格尔先生一起从事研究工作。他们对矿物进行化学分析,还研究一些感兴趣的化学理论问题。在希津格尔先生住宅的底层,设有专用的实验室,它的规模不大,但设备俱全,应有尽有。这期间,贝采里乌斯在研究中首次发现了金属铈。直到1806年5月,他被任命为化学讲师,生活费用才算有了保障,在27岁的时候结束了那段漂泊不定的生活。减轻了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贝采里乌斯精力更加充沛。每天除了在实验室紧张地工作外,他还抽空编写了《生理化学》教科书。 为了研究和著书立说,贝采里乌斯查阅了大量的化学资料。在查看文献时,他阅读了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的一些论文,其内容主要是关于原子论和为确定原子量而做的一些初步实验等。他拥护原子论,认为道尔顿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发展前途。他成了道尔顿的忠实信徒,但又觉得包括道尔顿在内的许多人,在文章中所引用的材料是不充分的。他认为应该进行更深入的测定工作,以求得各种元素原子量的真实值。 1807年,贝采里乌斯被任命为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一年后又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1810年,他还担任了卡罗林外科医学院的化学与制药学教研室主任。从此,他连续进行了20年的原子量研究工作。在1810~1830年间,贝采里乌首先把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做了比较,确认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测得氧的原子量是16。随后他又以氧作标准来测定其它元素的原子量,从而使原子量的测定工作大大地简化了。他对当时已知40多种元素的2千多种单质或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果。1814年,他发表了第一个原子量表。1818年:贝采里乌斯所分析的数据更加丰富,更加精确,第二个原子量表内已列入47种元素。只是由于计算原则未变,使某些元素的原子量较实际值高了一倍到几倍。1826年,他发表的第三个原子量表、已全部完成了元素原子量的测定工作。除个别元素(如银、钾和钠)的原子量以外,几乎与现代值一样。到1830时,贝采里乌斯已重新列出一张原子量表,表上的原子量与现在所用的就完全相同了。 贝采里乌斯在化学领域中影帧大的勋,是他首先倡导以元素符号来代表各种化学元素。他提出,用化学元素的拉丁文名表示元素。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用前两个字母加以区别。例如: Na与Ne、Ca与Cd、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