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docVIP

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 闫锡秋刘宛丽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南阳473000   【摘要】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新生血管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15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浓度为04mg/ml),时间为3min。术后随访6m12m,结果:术后达到Ⅰ型滤过泡5眼,Ⅱ型滤过泡7眼,同时这12眼眼压控制正常,成功率为80%。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疗效满意。   【关键词】丝裂霉素C;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mitomycin C in the applications of new blood vessel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effect. Methods 15 cases of neovascular 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 application of mitomycin C (concentration of 04 mg/ml),time for 3 min. Postoperative followup of 6 m and 12 m,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Ⅰ type filtering bleb 5 eyes,Ⅱ filtering bleb 7 eyes,the 12 eyes normal intraocular pressure control at the same time,the success rate of 80%. Conclusion neovascular glaucoma filtration intraoperative application of mitomycin C curative effect is satisfied.   【Key words】Mitomycin C; Neovascular glaucoma   【中图分类号】R77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14101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一种难治性青光眼,常因患者有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眼内出血性疾病,导致虹膜新生血管产生,遂之继发青光眼形成[1]。我们采用小梁切除术中板层巩膜瓣下敷贴丝裂霉素C(MM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5例(15眼),其中女6例,男9例;年龄(3567岁),平均53岁;9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5眼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1眼由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引起,15眼均有虹膜新生血管。术前眼压(4970)mmHg,平均62mmHg。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   手术方法: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结膜下组织并止血。做一梯形的板层巩膜瓣,将巩膜瓣大小浸满MMC(04mg/ml)药液的棉片放置于巩膜瓣下,时间为3分钟,之后将其去除,并用生理盐水30ml反复冲洗创面及周围组织,再完成小梁切除术,根切虹膜,术毕用100尼龙线分层连续缝合筋膜组织及结膜瓣。术后57天开始测眼压。   2结果   1眼压:术后5d2w,眼压均稳定在<21mmHg,术后半年3眼眼压升高达35mmHg。经点用降眼压药,眼压可控制在25mmHg左右,其余12眼眼压均<21mmHg。手术成功率80%。2滤过泡:5眼形成Ⅰ型滤过泡,7眼形成Ⅱ型滤过泡,3眼滤过泡瘢痕化。3并发症:12例术中均发生前房积血,一般均于(15)天吸收,有1眼10天吸收。有5眼术后发生浅前房,均滤过过强。经加压包扎后均于(57)天后前房形成。   3讨论   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手术区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导致结膜下组织纤维化和滤过泡瘢痕形成[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由于血管生长因子作用,纤维血管膜生成,术后滤过道更易形成瘢痕而阻塞,所以术中应用有效的抗代谢药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关于抗瘢痕形成药物的研究,其中MMC疗效好,副作用少[3],已得到广泛公认。   MMC是一种抗代谢药物,是由头状链霉菌产生的乙撑亚胺类抗生素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具有烷化作用,与DNA分子的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殖期细胞的DNA复制,还能抑制RNA依赖性DNA合成,从而有效地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阻止成纤维细胞产生胶原物质,减少滤过口的瘢痕形成[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单纯小梁切除术手术成功率只有11%33%[4]。本组1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