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农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
三农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其现状和产生的原因出发,并提出其解决办法。
二元社会结构是“三农”问题的主要根源。周作翰(2004)指出二元社会结构是中国最大的“人造国情” ,它人为地控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遏制了城市化进程 ,剥夺了农民的巨额财富 ,扭曲了宪法赋予农民的公民权利 ,加大了城乡差距 ,至今还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二元社会结构,还包括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导致的农业劳动力、农村人口过多(李林杰 2005),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吴华财 2006)等。
为解决“三农”问题,学者们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马宝成(2005)指出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在政治领域中推进村民自治;在经济领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这两项制度设计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未触动“三农”问题的根本。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体制上入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公共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公共财政等方面使农民享受平等权。[]李本军(2005)也强调了政府在“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李林杰(2005)指出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中的一系列矛盾。人口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制度安排。因此,“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可以而且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口城市化进程来实现。[]
柳欣,冯素杰(2007)指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农村的货币化和城市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发展乡镇企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城市化、通过高速发展的经济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市民化、农业工业化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使我国经济健康运行。[]
李景国(2009)指出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渠道,新农村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途径。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过程是城乡建设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是城乡整合的过程。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过程需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进行协调,以促进二者健康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
杨曦娥(2010)指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可以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的和平稳定。[]
[]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3):70-74.
[]马宝成. 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与未来[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0):124-130.
[]李林杰.人口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77-81.
[]柳欣,冯素杰.“三农”问题新论——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04):1-7.
[]李景国.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51-55.
[]杨曦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J].湖南农机,2010(07):89-121.
[7]胡昀.“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化解途径[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01):43-44.
[8]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9]周建松.“三农”问题的金融政策支持机理和经验[J].浙江金融,2010(02):7-10.
[10]贺艳梅.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5(05):1-5.
[11]党振朝.关于“三农”问题的经济法对策[J].甘肃农业,2004(11):28-29.
[12]王卓.经济法对于“三农”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6):300—310.
[13] Katzenstein,PeterJ.,Small States in World Markets :Industrial Policy in EuroPe I thae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14]Bauleh,B.1997,Transfer Costs,Spatial Arbitrage,and Testing for Food Market Integration,AnlerieanJournalofAgrieulturalEeonomies87,PP.477一48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