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 麻世杰 (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院 150500) 摘要: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致残率高,我科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脑梗死患者,比较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中医医结合 治疗 脑梗死 脑梗死(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BI),占本病的40%~60%;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称为脑栓塞(CE)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西医静点剂治疗】 目前常用治疗脑梗死的静点中药制剂有清开灵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赵笑东等以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总有效率92.5%。赵育新等以血塞通与复方丹参针剂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43例,疗程平均18.5天,总有效率88.37%。陈怀珍等以清开灵注射液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为治疗组,并与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1例作比较,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1%,对照组为74.1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李桂今等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36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分别观察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川芎嗪治疗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4%,基本痊愈加显著进步率为72.2%,对照组则分别为86.7%、46.7%。基本痊愈加显著进步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并且川芎嗪能有效降低血浆ET水平,其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lt;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ET水平则无明显变化(Plt;0.05)。路华等以云南灯盏花注射液治疗83例脑梗死患者,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相对比,治疗组显效率为71.08%,对照组为49.3%,两组比较Plt;0.01,轻型两组疗效均为100%,治疗组中型和重型显效率分别为82.05%、50%,而对照组为60%、18.52%,两组中型和重型比较均Plt;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中医治疗】 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法。闭、脱二证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固阳。内闭外脱者,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并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1.风痰瘀血。痹阻脉络 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用化痰通络汤加减。半夏15g,茯苓15g,白术10g,胆南星5g,天竺黄15g,天麻10g,香附15g,丹参15g,大黄5g。 方中半夏、茯苓、白术健脾燥湿;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天麻平肝熄风;香附疏肝理气;丹参活血化瘀;大黄通腑泄泻。全方合而有化痰熄风通络之功。若眩晕甚者,可酌加全蝎、钩藤、菊花以平肝熄风;若瘀血明显者,可加桃仁、红花、赤芍以活血化瘀;若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脉滑数者,可加黄芩、栀子以清热泻火。 2.肝阳暴亢。风火上扰 平肝泻火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g,钩藤15g,生石决明20g,川牛膝15g,黄芩10g,山栀子10g,杜仲10g,桑寄生10g,茯神10g,夜交藤10g,益母草10g。 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生石决明镇肝潜阳;川牛膝引血下行;黄芩、山栀子清肝泻火;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益母草活血利水。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肝火偏盛者加龙胆草、夏枯草以清泻肝火;若舌绛苔燥,口干,五心烦热者属热盛伤津,可酌加女贞子、何首乌、生地黄、山萸肉以滋阴柔肝;心中烦热甚者加生石膏、龙齿以清热安神;痰多,言语不利较重者为痰阻清窍,可加胆南星、竹沥、石蒲蒲等以清热化痰;若舌苔黄燥,大便秘结不通,腹胀满者,为热盛腑实,宜加大黄、芒硝、枳实等以通腑泄热。 3.痰热腑实,风痰上扰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