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6例晚期血吸虫病治疗的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56例晚期血吸虫病治疗的临床分析
柯常贵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枫林镇血防站 435200)
【中图分类号】R5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268-02
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治疗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患者大多年龄偏大,多伴有夹杂症及并发症,临床治愈率低,病死率高, 给患者在经济、精神等方面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探讨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是血防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资料与方法
对2004年至2013年我镇的156例晚期血吸虫病人为调查对象,男110例,女46例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9岁,平均年龄48.3岁,患者中50岁以上者118例。晚血病人中,腹水型115例,巨脾型34例,结肠增殖型5例,侏儒型2例。查阅住院病历,收集病史、症状、体征及入院各项检查资料,包括: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L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乙肝标志物“2对半”、心电图,X线胸透、肝胆脾B超等。患者入院前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环卵沉淀试验(COPT))、以及治疗疗程和经费使用情况。治疗方法按《晚期血吸虫病救治方案》,腹水型以护肝、利尿、营养支持疗法为主;巨脾型以改善临床症状,创造条件施以外科切脾术;侏儒型、结肠增殖型予以对症治疗。
二、结果
对156例住院病例的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既往从未有过呕血史者有120例;曾有过1次或1次以上呕血的20例,其既往上消化道出血的次数。劳动能力呈半劳力或衰弱状况的有135例;无劳动能力者10例;有劳动能力者仅11例。具体治疗方法:
1、 腹水型患者 对有肝性脑病先兆症状嗜睡、情绪激动、烦燥等早期应用谷氨酸钠或精氨酸静脉滴注,控制蛋白摄入、口服甘露醇导泻、清洁灌肠等。对发热、腹胀、腹痛、腹水量迅速增多,利尿效果不佳,查白细胞及分类升高,腹水常规检查,有腹膜炎症状体征者,考虑原发性腹膜炎,早期应用抗生素、导泻,以减少肠道细菌数量,清除肠内毒素,减少防止肠菌移位。对食道吞钡发现有食道静脉曲张根据情况应用心得安、654-2、降低门脉高压预防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腹水利尿剂效果不佳时采用多巴胺、速尿腹腔内注射、口服心得安、甘露醇、清洁灌肠,必要时放腹水每次2000~3000mL,放完腹水后静滴人体白蛋白5~10g。115例腹水型晚血患者行吡喹酮病原学治疗90例。基本治愈25例,病情稳定47例,未愈18例。
2、巨脾型治疗 34例巨脾型肝功能child分级均为C级,手术风险大,放弃手术行内科治疗,益肝灵、多种维生素、复方丹参片、654-2、西咪替丁、心得安,支链氨基酸、促肝细胞生成素静脉滴注治疗。
3、结肠增殖型 5例,经抗炎、支持护肝,吡喹酮90mg/kg体重六日疗法治疗,腹泻减轻,半年后大便正常,肛门指检结节明显缩小近消失。
4、侏儒型2例均为成年人,行营养、支持、护肝、多种维生素、吡喹酮病原学治疗。
三、 讨论
1、 从结果看,晚血患者以腹水型居多,其发病机制复杂,病情重、 年龄大、病程长,有的患者反复治疗达8次之多。部分患者合并其它疾病,常见贫血、肝功能异常以及血浆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许多患者经对症治疗好转,仅2~6个月后病情又出现反复,晚血病人数居高不下,腹水型晚血临床治愈率低,复治患者占绝大多数。因此,对基层血防医务人员要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对急慢性血吸虫病患者采用规范的治疗措施,及时进行病原治疗,治前进行询诊及必要的生化检查(ALT、AST),治中、治后辅以一定时间的护肝及抗纤维化治疗,减少新晚血病人的发生。调查中发现个别晚血疗程短(7d),疗效难以实现,故对每年需救治的晚血病人应保证足够的治疗时间,除对症治疗外,还应保证一定的支持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出院后尚需保证一定的维持治疗,救治医院应加强追踪与随访,及时掌握患者有关情况,从根本上减少晚血复发。实施晚血免费救治康复工程,对晚血救治的治疗转归及项目的绩效评价尚需进一步探讨。
2、调查发现,晚血患者主要是农民,年龄分布大部分在50岁以上,年龄最大者76岁,但30岁以下青壮年患者有41例,年龄最小者19岁。均因在血吸虫病疫区生产、生活、捞鱼摸虾、戏水感染,漏查、漏治发展致晚血。因此应加强疫区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提高疫区人群受检率,重视外出打工流动人群返乡后查病工作。在疫区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疫区人群化疗的覆盖率,而城区尤其是非疫区,往往成为晚血防治的盲点。由于城乡人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