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2014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004-2014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皮肤病防治站 663200
摘要:目的 了解丘北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丘北县2004-2014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结果 丘北县2004-2014年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324例,死亡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6.29/10万,发病率波动在0.43/10万~21.42/10万之间。死亡率0.02/10万。结论 伤寒、副伤寒全年均可发生,以6~7月为发病高峰。从2012-2014年血培养病原学检测结果看,以甲型副伤寒为主。
关健诃: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预防控制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病程长、流行因素复杂多样、易复发、并发症多及疾病负担较重等原因,易引起暴发或流行。自2013年开始丘北县伤寒、副伤寒发病呈明显上升,其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居全州前列。为进一步促进丘北县伤寒、副伤寒防制工作开展,切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水平,现对2004-2014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疫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来源于丘北县2004-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丘北县统计局。
1.2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资料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处理。
2.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4-2014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共计发病32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29/10万,发病率在0.43/10万~20.55/10万之间波动。据既往监测数据分析,2000年以后丘北县伤寒、副伤寒发病得到有效控制,但自2013年起发病呈现明显增加,2013-2014年,2年来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居全州前列。死亡1例,死亡率0.02/10万,见表1。
图1 2004-2014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发病月分布
2.3 人群分布
2.3.1 年龄、性别分布 2004-2014年共报告的324例病例中男性发病193例,占59.57%;女性131例,占40.43%,男女发病比例为1.47:1。发病年龄除6岁组及80岁以上人群无???例外,其余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以10-50岁组最多,占总例数数88.27%。见图2。
图2 2004-2014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发病性别年龄分布
2.3.2 职业分布 2004-2014年报告的324例病例中,农民发病最多210例,占64.18%,其次学生(61例),占18.83%,公务人员及职员13例,占4.01%,其余职业合计40例,占12.35%。
2.4 地区分布 统计2004-2015年报告的病例,丘北县12个乡镇均有发病,但中以锦屏镇发病数(率)最多,发病127例,占39.20%,发病率20.07%。无死亡。
2.5 血培养结果 2012-2014年培养伤寒、副伤寒血标本99份,阳性38份,阳性率38.38%,其中:甲型副伤寒33份,占86.84%;伤寒5份,占13.16%。
3 讨论
伤寒、副伤寒曾在世界普遍流行,直至二十世纪中期后,随着人们对本病流行规律的逐渐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供水及粪便处理等卫生设施的改散、抗生素广泛使用,大规模的流行已明显减少[1]。丘北县属国家贫困县,文化、经济落后,群众生活卫生习惯差,卫生防病意识淡薄,曾是伤寒、副伤寒疫情暴发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国家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后,伤寒、副伤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05-2012年8年间丘北县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均保持较低水平。但自2013年起发病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13-2014年共计有151例患者,占2004-2014年11年间累计数的46.60%,进行血培养99例,阳性38例,阳性率38.38%,其中:甲型副伤寒33例,占86.84%;伤寒5例,占13.16%,本地发病主要为甲型副伤寒。
从传染病报告的数据看,丘北县所辖的12乡镇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但以锦屏镇发病数(率)最高,其原因主要与流动人口多,居住条件差、卫生意识淡薄和卫生防病知识缺乏等有关。发病高峰位于6~7月。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50岁组人群,发病职业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与糖皮质激素在LASEK术后的疗效比较.doc
- 0.3%双氧水治疗手足口疾病口腔溃效果观察及护理.doc
- 0.5%碘伏用于浅表创面止血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 1 例CRRT 血液滤过联合血浆置换治疗药物中毒的临床观察及护理.doc
- 1 例肺动脉吊带畸形合并局部支气管狭窄病人的护理体会.doc
- 1-3岁缺铁性贫血儿童气质特征的分析研究.doc
- 0—6月婴儿游泳对身长及智力发育影响的研究分析.doc
- 1 例糖尿病足——左腿蜂窝组织炎的诊治经过.doc
- 10%氯化钠密闭式冷湿敷在新生儿脂肪乳外渗中的效果观察.doc
- 100 例小儿腹泻临床诊疗研究.doc
- 2006-2013年玉门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doc
- 2007-2011年我院住院人数的动态分析.doc
- 2007—2011年龙口市预防性查体人员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doc
- 2007~2011年度免疫学检测质控情况总结及分析.doc
- 2008-2011年我院心脏病患者住院死亡原因分析.doc
- 2007~2011年哈密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doc
- 2008-2011年郫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doc
- 2008-2012年苏州市吴中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doc
- 2008-2015年贵阳市花溪区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doc
- 2008-2014年阳东县医院支原体感染耐药监测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