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大连市庄河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调查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2012年大连市庄河地区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调查
齐齐1 陈玉凤2
(1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辽宁大连 116031)
(2辽宁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 目的 了解大连市市庄河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订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500份粪便进行改良加藤(Kato-Katz)厚涂片法(一粪三检)查蛔虫卵、鞭虫卵和钩虫卵,对140份透明胶纸肛拭查蛲虫卵。结果 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样品一份,感染率为0.2%。蛲虫卵感染样品0份,感染率为0。结论 大连市庄河地区土源性线虫人群感染率较低低。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改良加藤(Kato-Katz)厚涂片法 透明胶纸肛拭
土源性线虫(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分布广泛,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2006年,卫生部印发的《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提出了寄生虫病防治目标,明确了防治工作任务。并将寄生虫人群感染率和人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等指标列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随着新农村建设、防治规划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大力推进,土源性线虫病将得到进一步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监测县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
1.2 方法
1.2.1 对象 在监测点随机入户采集3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至少500人的新鲜粪便样品,进行钩虫、蛔虫、鞭虫及蛲虫检查。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监测对象中,14岁以下儿童人数不得超过总人数得三分之一。
1.2.2 实验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e法)进行病原学检查(一粪三检),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
2 结果
500人中,只有1人感染未受精蛔虫卵,每克粪便456个,为轻度感染。蛲虫卵感染样品0份,感染率为0。
3 讨论
土源性线虫病是指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和蛲虫病。在我国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广泛流行,农村居民的感染率较高。2005年就有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有1.29亿人感染土源性线虫,感染人数居世界第一。土源性线虫病是一种易反复感染、多次感染,疾病负担比较重、需要被关注,但实际上却是被忽略的常见病。土源性线虫病受威胁人群主要是妇女和儿童,病人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825万儿童感染土源性线虫。
寄生虫病感染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仍高达19.56%,这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我国寄生虫防治形式依然十分严峻。
1988-1992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报告显示:我国人群中寄生虫总的感染率为62.63%,其中有17个省市(区)感染率在50%以上,海南、广西、四川、福建、浙江和贵州超过80%,尤以海南为最(94.735%)[1]。1988年大连地区肠道线虫感染率为82.80%。1992年大连地区人群中寄生虫感染率亦在80%以上,总感染率为82.8%[2]。2006年大连北三市肠道线虫感染率为5.92%,蛔虫是单一虫种[3]。
此次调查肠道线虫感染率为0.2%(1/500),接近0,感染率显著降低,蛔虫也是单一虫种。肠道线虫感染率显著下降,主要的因素有:
(1)大连地区经济条件好转和居民的卫生习惯改变: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改变了过去人畜混居的现象,减少了污染机会。居民注意个人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改水改厕:政府对农村改水改厕高度重视,大部分粪便无害化处理,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减少了虫卵对环境的污染。
(3)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高、健康知识普及,居民了解寄生虫病相关知识,做到有虫早治,无虫早防。
综上所述,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居民防病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继续加强粪便管理,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使用未经处理的粪便施肥,彻底消除肠道线虫感染。
参 考 文 献
[1]余森海,许隆祺,蒋则孝等.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的报告(1.虫种的地区分布).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J],1994;12(4):241~246.
[2]陈凤义. 大连地区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报告[C].辽宁省第二届医学寄生虫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