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及MRI对于原发性颅底凹陷诊断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CT及MRI对于原发性颅底凹陷诊断价值
刘艺超 夏俊立 邱晓辉 章辉庆(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236800)
【摘要】目的:总结近5年来我科诊断的25例颅底凹陷病例,分析CT及MRI对于颅底凹陷及其并发症的诊断。方法:利用TOSHIBA Aquilion 4 螺旋CT机及GE 0.5T 磁共振机对25例疑有颅底凹陷的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RI与CT对于原发性颅底凹陷的检出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MRI与CT对于原发性颅底凹陷并发症的检出的差别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MRI对于颅底凹陷并发症的检出优于CT,对于临床怀疑颅底凹陷的患者应首选MRI检查。
【关键词】颅底凹陷 CT MRI
原发性颅底陷凹症是一种先天性畸形,是指枕骨大孔四周骨质内陷入颅腔,多表现为枕骨髁和斜坡向颅内陷入,造成枕骨大孔狭窄,小脑、脑干及脊髓受压,通常合并颅颈交界处的其他畸形[1],过去的X线诊断对于本病检出率较低,本文选取了我科自2003年以来25例颅底陷凹征病例,通过CT及MRI检查与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对象 本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均为初诊病例。年龄29~53岁,平均35.4岁。均无外伤史及类风湿病史。病程25天到2年,平均4个月。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病程中均有头晕、头痛症状,其中18例出现肢体无力,单侧肢体无力13例,双侧肢体无力5例,出现感觉障碍者12例,其中8例单侧肢体感觉障碍,4例双侧肢体感觉障碍,出现颈痛不适者9例,1例出现呼吸困难。
1.3 影像学检查 CT应用TOSHIBA Aquilion 4 螺旋CT机,采用1mm层厚,螺旋扫描,螺距1mm,并行矢状位重建。MRI应用GE 0.5T 磁共振机,颈椎表面线圈,自旋回波(SE)序列,矢状位及轴位图像,T1加权图像TR/TE(500/20),T2加权图像TR/TE(4000/120),层厚5mm,层距2mm。
1.4 测量方法
1.4.1 Boogard夹角:枕骨斜坡与枕骨大孔前后缘连线所成的夹角,正常119deg;~136deg;,原发性颅底凹陷此角度增大。
1.4.2 钱氏线:硬腭与枕骨大孔连线,正常人齿状突上缘位于此线5mm以下,若超过5mm为原发颅底凹陷[2]。
1.4.3 克劳氏指数:齿状突顶点到鞍结节与枕内隆突间连线的垂直??离,正常约40mm,小于30mm为颅底凹陷。
1.4.4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三条任意一条者,诊断为颅底凹陷症。
2 结果
依据上述诊断标准,CT检查检出23例颅底凹陷,MR检查对于25例颅底凹陷全部检出,经过统计学分析(见表一),认为CT与MR对于原发性颅底凹陷的检出无显著差别,CT检查检出小脑扁桃体下疝4例,MR检查检出小脑扁桃体下疝11例(44%),经统计学分析(见表二),认为MR检查对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检出显著优于CT检查,MRI检查发现颈髓变性22例(88%),CT检查发现颈髓变性1例,经统计学分析(见表三),MR检查对于颈髓变性的检出高度显著优于CT检查,对于合并其他畸形(第2、3颈椎融合)CT与MRI诊断相仿(1例,皆发现)。
3 讨论
原发性颅底凹陷主要特征在于颅底骨质向颅内陷入,导致齿状突位置相对上移,甚至突入枕骨大孔内,导致枕骨大孔前后距离减小及上颈椎椎管狭窄,此病常并发小脑、脑干及颈髓的病变,以及颅颈交界区骨质发育异常,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对于此病的诊断的标准逐渐统一,主要诊断标准如下:Boogard夹角大于145deg;,齿状突上缘位于钱氏线以上5mm以上,齿状突顶点到鞍结节与枕内隆突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小于30mm。
颅颈交界区结构复杂而易于发生各种畸形,过去单纯X线诊断由于组织重叠,不易于观察及测量颅颈交界区的骨质异常情况,对于神经系统损伤的情况难以观察,对于此病的检出率较低,而CT高分辨扫描及三维重建对于颅底骨质的结构异常的观察远远优于X线检查,对于各种颅底骨指数的测量准确,通过三维重建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率,由于CT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弱,MRI有着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通过对于小脑、脑干、颈髓内形态及信号的改变,MRI是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最佳手段,它对脊髓、小脑、脑干受压状态和内部改变如脊髓空洞和脑积水的检出较好[3,4],对颅底凹陷征并发症的诊断远远优于CT,由于骨皮质的低信号,对于颅颈交界区各种骨测量与CT进行的骨测量,究其准确性来讲,无明显差距,由于颅底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2011年郑州市三院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oc
- 2010-2012年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doc
- 2010-2012年大连市甘井子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oc
- 2010-2014年某中医医院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doc
- 2010-2014年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报告传染病资料分析.doc
- 2010—2012年我院病案对外利用情况分析.doc
- 2010-2015年商州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doc
- 2010—2014年上海市虹口区腹泻病例中志贺氏菌的检测及.doc
- 2010—2014年元宝山区梅毒疫情分析.doc
- 2010年赤峰市重点职业病(汞中毒)监测情况.doc
最近下载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课件.pptx VIP
- “十五五”研究系列:“十五五”前瞻初探.docx VIP
- 时间线时间轴流程图大事记商务版PPT模板合集.pptx VIP
- 2024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精华版).pptx VIP
- 银河证券“十五五”规划展望系列:“十五五”时期投资机遇前瞻【25年9月】.pdf VIP
- 2025年政府采购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一).docx VIP
- 2024年广发银行(郑州分行)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9.14小数乘法计算应用题.doc VIP
- 2022年儿科急救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超强)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