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对于检查体内藏毒的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CT对于检查体内藏毒的价值
刘胜雄 张康林 李林(贵州省纳雍新立医院影像科 贵州纳雍 553300)
【摘要】目的 探讨体内藏毒的CT表现,以及CT对于体内藏毒检查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3例体内藏毒的CT资料。结果 体内的CT表现征像为:①体内自然腔道扩张:体内藏毒所应用的自然腔道,最常见的有肛门,阴道,结肠,胃等,常表现为毒品所在腔道明显扩张,壁变薄。②腔内见异常密度影:于扩张的自然腔道内可见形态较为规则的等密度、高密度、甚至低密度影。③毒品边缘较为清晰:体内运毒多先应用避孕套或其它包装袋包装,于CT上可看到腔道与毒品间有环形低密度影间隔。结论 体内藏毒品在CT上有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可对体内藏毒品作出明确诊断。
【关键词】体内藏毒 CT表现 自然腔道 毒品
在体内自然腔道(尤其在肛门、阴道)藏匿毒品是贩毒者经常采用的一种运毒方法,腹部平片检查对于体内藏毒疑犯的检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然而其难以勾画出毒品包装的边界,难以将其与肠腔内容物分开,使其不能成为最优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体内携带毒品的种类和毒品的包装方法呈多样性。笔者回顾我院2007年3月1日~2011年12月30日在实际工作中,对体内藏毒犯罪嫌疑人员检查的43例体内藏毒病例资料,分析其影像学检查、征象特点及临床经验,着重探讨体内藏毒的特征性CT表现及鉴别诊断。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体内藏毒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28-54岁,平均36岁,病例经公安机关现场取出证实。18例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感等症状,26例出现肛门及阴道流血。CT扫描应用PHILIPS全身扫描机,层厚5mm,层距5mm,采用软组织窗观察自然腔道形态改变及毒品密度改变。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和范围
本组43例患者中,直肠、乙状结肠内藏毒者29例,占67.4%;阴道内毒18例,占41.8%;直肠及阴道内藏毒者16例,占37.2%。
2.2 CT检查表现为
2.2.1 异常等高密度影 在自然腔道内发现异常等密度(图1,4)或高密度影(图,2,3)是体内藏毒的直接征像,病灶有以特点:(1)形态较规则:38例,表现为长方形(见图2,5)、椭圆形(图4)、不规则形(图1,3)等。(2)边缘清晰:42例,病灶边缘税利,与自然腔道壁分界清晰(图1-5),(3)密度较均匀:36例,表现为高密度(图2,3),等密度(图1,4)。
图1 直肠明显扩张,其内见不规则等密度影,密度欠均,边缘清晰。图2 直肠明显扩张,其内见高密度影,密度均匀,与直肠壁分界清晰。图3 阴道及直肠内不规则高低混杂密度影,边缘清晰,其内密度欠均匀。图4 阴道内等密度影,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图5 腹部平片示盆腔内长方形异物影,边界清晰。
2.2.2 自然腔道扩张明显42例,表现为藏毒的自然腔道明显扩张、壁变薄 (图1、2、3、4)。
2.2.3 自然腔道壁反应性增厚23例,表现为自然腔道壁部分增厚、毛糙(图1、2、3)。
3 讨论
3.1 体内藏毒的CT检出率及优势
应用体内自然腔道藏毒、运毒已经成为现在犯毒份子最常用的一种手段,本地区以直肠、乙状结肠藏毒最为常见,其次为阴道内藏毒,上消化道藏毒最少[3]。腹部平片或透视是一种重要有效的诊断方法,然而以往文献报道腹部X线平片诊断体内藏毒出现假阴性结果,毒品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于毒品的数量、大小、密度、位置;因此平片有时不能明确是否存在体内藏毒;在此次研究中平片漏诊了1例体内藏毒者;近年来,腹部CT检查在这类病例中的运用越来越广,CT能准确显示毒品的数量、大小、密度、位置[4];在公安机关送来的43例病例中,经现场取出证实,与CT诊断符合率达100%。
3.2 鉴别诊断
体内自然腔道内异常等密度或高密度病灶、形态较规则并与腔壁分界清晰是体内藏毒的典型CT表现。在包装物品损坏的情况下,CT图像上可出现形态不规则,自然腔道壁增厚,密度不均匀等不典型表现[5],影像诊断较困难,需与以下疾病鉴别[6]:(1)直肠、乙状结肠Ca:肠壁明显增厚,腔道狭窄明显,结合临床上的恶性体质及其它症状、体征,不难鉴别;(2)直肠息肉:病程较长,无明显肠道扩张及局限性肠壁增厚。(3)肠腔内容物:形态不规则。
参考文献
[1]郑永康,张庆安.体内藏匿毒品的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2):1110-1111.
[2]尚可中.中华影像医学消化系统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代雅阁原车音响升级操作指导书.pdf VIP
-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4能力单元四 猪的传染病 4-2 猪链球菌病.ppt VIP
- 自然人独资股权转让协议.docx VIP
- 小学生活垃圾归类课件PPT.pptx VIP
- 化学品安全培训内容.pptx VIP
- 视器-眼-人体解剖学ppt课件-感觉器官.pptx VIP
- 静配中心PIVAS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设备的保养及维护.pptx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6课 数字身份辨设备 课件.pptx VIP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菜点酒水知识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