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引导定位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CT引导定位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
黄嵩峰 梁谨 陆振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部 广西 百色 533000)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定位在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30例患者经CT引导定位植入放射性粒子,观察临床效果;结果:30例CT引导定位穿刺植入粒子均成功。术后CT扫描显示: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一致,均在计划植入范围内。手术并发症:肺部穿刺少量出血1例,不同程度气胸4例。术后3个月CT扫描显示:部分病例肿块缩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CT引导定位穿刺技术因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在细胞学诊断、介入治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广泛采用。
【关键词】 CT引导;肿瘤;粒子植入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0-0096-02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抑制肿瘤生长、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和患者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和认可。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一般在CT引导下或者超声引导下完成,具有微创、副作用小、穿刺植入时间短患者易接受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自2014年来,收集我院30例经CT引导定位植入放射性粒子的患者,通过多例不同部位CT引导穿刺的过程进行分析,对CT引导定位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的应用有较深的体会。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共30例患者经CT引导定位植入放射性粒子,其中胸部和腹部为主,其他部位较少。Siemens SOMATOM Spirit型CT扫描机,穿刺部位范围扫描层厚3mm。
1.2 CT引导定位方法
(1)选择体位及穿刺层面
分析患者肿瘤部位的CT或MRI影像图片,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摆好穿刺体位,扫描定位片,选定粒子植入部位范围,在粒子植入部位范围进行薄层3mm平扫,选定好穿刺层面,记好穿刺层面床位置的数值。
(2)皮肤放置金属标记物
平移扫描床到指定穿刺层面的位置,打开CT扫描孔架的激光灯,在激光线上估计穿刺点在皮肤上位置放置细小金属线后,进行曝光。
(3)标记穿刺点
在CT图像上测量穿刺点与金属线在皮肤轮廓上的距离,然后在患者皮肤表面激光灯线上根据CT图像测量出的穿刺点与金属线的距离画出穿刺点的标记。
2.结果
30例CT引导定位穿刺植入粒子均成功。术后CT扫描显示: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一致,均在计划植入范围内。手术并发症:肺部穿刺少量出血1例,不同程度气胸4例,对症处理就行。术后3个月CT扫描显示:部分病例肿块缩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
3.讨论
CT引导定位穿刺技术因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在细胞学诊断、介入治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中广泛采用。在操作CT引导定位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选择患者穿刺体位很重要。要避开大血管和神经,还要能持久保持不动,避免患者体位变动而重复定位浪费时间和多次穿刺伤害。(2)平移扫描床到指定穿刺层面,不同CT机型方法不一样。本CT机要在控制台操作面进入检查方案界面后,先选择特殊检查再选择Biopsy模式,就可以输入扫描床移动的数值(指定CT层面的床位置数值)操作即可。有的CT机可在扫描机架上输入指定CT层面的床位置数值操作即可。(3)如果要观察穿刺针在患者体内位置的情况,要在进针点上下3层一起多层薄层2mm扫描,确保看见穿刺针头的位置。不要进针点单层扫描,因为进针方向不一定是垂直的,还有呼吸运动影响,针头不一定在垂直位置的。(4)粒子植入术结束后,应在粒子植入部位整个器官范围进行CT扫描,观察粒子的分布情况及有无出血、气胸等并发症。(5)粒子植入术结束后,点好放射性粒子个数,有射线报警仪单位可用它来检查有无掉落的粒子,杜绝放射性事故的发生。
本文对CT引导定位在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的应用体会,希望在CT引导定位操作中能起到借鉴作用,减少工作失误及差错事故发生,使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曹驰,程隆,于大海,李国均,崔宁,吴海江.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转移癌的临床应用[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 33(1):46-48.
[2] 朱合伟,杨冰,王凯,周伟,雷景伟,孟欢.CT引导肾囊肿定位穿刺技术的改良与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1, 08(8):5-7.
[3] 徐云华,倪才方,陈珑,刘一之,金泳海,朱晓黎,邹建伟,沈健.CT引导下经皮同轴穿刺活检诊断颈部病变20例[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