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ST联合LBD治疗胆总管结石中X线对扩张球囊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EST联合LBD治疗胆总管结石中X线对扩张球囊的观测及临床意义
王冰 李一平 汪明强
(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730050)
【摘要】目的 探索EST(Endoscopic Sphinterotomy—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联合LBD(Endoscopic large Ballon Dilation—内镜下球囊扩张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X线对扩张球囊的观测及临床价值。方法 经B超、ERCP、MRCP证实小于20mm胆总管结石行小切开后以8-20mm球囊扩张取石,常规扩张球囊内注入造影剂稀释液,用于显示球囊位置及扩张程度。结果 X线对扩张球囊的观察更直观,定位更正确,使球囊扩张程度与结石横径趋向一致,有利于结石的取出,取石率高。结论 在括约肌小切开后大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球囊的正确选用提高了取石率,缩短了治疗时间,减轻了并发症。
【关键词】 EST和LBD 胆总管结石 扩张球囊 X线
【中图分类号】R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31-02
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有了高发的趋势。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各类内镜下胆总管结石治疗技术,如EST、ENBD、EPBD、ERPD等,其中以EST和EPBD技术相对更为成熟。一段时间以来,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被作为了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基础手段,取石率高,但出血、穿孔及胰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3%-11%,死亡率为0.1%-0.3%。运用球囊扩张取石术(EPBD)后,经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发现胰腺炎的发生率高于EST,术后发生率高达14%,且有死亡病例。2003年Ersoz等先后报道了EST联合L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论述,认为可以减少出血、穿孔的危险,减低术后胰腺炎的几率和严重程度。我院放射科和消化内镜中心自2006年3月始尝试先将乳头小切开(EST),再用大球囊扩张(LBD)切开的乳头部,结合了EST和LBD两种技术的优势,增加了取石效果,减少了并发症。
结石直径>20mm者,因过大球囊扩张使乳头括约肌呈不规则撕裂,不能预防出血、穿孔,且增加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而用碎石网篮碎石后又不能完全取净较小结石,笔者认为应首选手术治疗,所以本组病例中主要以结石直径le;20mm作为研究对象。
1.材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2006年3月-2013年3月经ERCP或MRCP证实最大结石直径le;20mm以下者67例,男性28例,女性39例,年龄34-77岁,平均66.3岁。结石数目:2枚以上者31例,3枚以上者13例,胆囊切除术后4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3例。2)器械:PHILIPS TD数字胃肠造影机,GE1.5T HDXH核磁共振扫描仪,十二指肠镜,扩张球囊(CRETM Wireguided,7.5Fr*230cm,规格 8mm,12mm,15mm,20mm,美国波士顿)。3)方法 经十二指肠镜插管成功后造影,明确胆总管结石位置、大小和数量后,以最大结石横径为准(le;20mm)做小到中切开,循导丝置入扩张球囊,所选球囊外径与结石最大横径及胆总管直径相等。X线下调整球囊位置,注入稀释造影剂使球囊扩张,球囊中部即可出现环形切迹,笔者将其形象地称为“蜂腰”,此即为乳头开口处。球囊中部在乳头处现成的“蜂腰”消失后2分钟,间歇30-60秒后重复扩张一次,撤去球囊用取石网篮或取石球囊取石。
2.结果
根据造影后X线下测量最大结石横径,用相应规格(8-20mm)球囊扩张后,64例完全取石(96%),平均用时33.6分钟,与单纯EST,LBD相对比平均用时无明显差异。2例合并胆囊管结石,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而改为手术治疗。使用扩张球囊过程中未出现穿孔病例,术后胰腺炎发生率明显降低(5.7%),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出现。
3.讨论
1)X线对扩张球囊的观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首先,对球囊定位更准确、直观,乳头括约肌形成的切迹位于球囊中部,加压后使胆总管下端受力更均匀;其次,球囊横径的大小和胆总管内最大结石横径相一致,因此,“蜂腰”的消失预示着胆总管结石可以被完全取出,提高了取石成功率;由于乳头括约肌被部分切开,相对于单纯LBD,球囊的扩张用时更短,缩减了取石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EST和LBD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主要用于治疗<10mm的胆总管结石,且容易引起穿孔、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对于较大结石的治疗,则增加了操作难度,延长了取石时间,提高了手术风险,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