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陈汤加减临床使用心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二陈汤加减临床使用心得
韩裕斌
金华市中医医院 321017
关键词:二陈汤加减;临床使用;心得
二陈汤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等熬制而成,是一种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中医药方,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等症状。而二陈的由来是因配药时,选取的半夏和陈皮以陈旧者为佳,故名为二陈。
经方简介:
药物组成: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钱(各15g)、白茯苓三钱(9g)、甘草炙,一钱半(4.5g)、生姜七片、乌梅一个。
用法:上药,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义: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
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二陈汤临床运用广泛,本人使用二陈汤加减化裁,治疗内科多种病证,取得不错疗效,与各位同行共勉。
典型病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张某,男,78岁,2014年12月10日就诊,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胸闷气促4年,再发2天入院。患者多次在我院及外院住院治疗,明确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见:精神欠佳,咳嗽咳痰,痰多,色白,质粘,胸闷气促,动则加剧,伴有乏力,纳差,大便不畅,舌淡红,苔厚腻,脉濡滑。辨证为肺胀病,痰浊阻肺证,治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咳,方用二陈汤加减。处方:陈皮15g,法半夏10g,茯苓10g,白术10g,浙贝10g,桔梗10g,枳壳8g,丹参10g,当归10g,厚朴6g,甘草6g。
按:痰浊阻肺,肺失宣降,故咳嗽痰多,痰白粘腻;湿痰中阻,脾为湿困,故见胸闷脘痞,纳差,大便不畅。舌淡红,苔厚腻,脉濡滑均为痰湿内盛之征。治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咳治法。患者5剂后咳嗽咳痰,胸闷,纳差等症状均好转。
脑血管意外:李某,女,75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天入院。患者形体偏胖,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0年余,头颅磁共振示:右侧基底节区新近脑梗塞。诊见:头昏困重,纳差,恶心欲呕,躁动不安,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中风病,痰浊内阻证,治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方用:陈皮15g,法半夏10g,茯苓10g,炒白术10g,甘草6g,丹参10g,川芎10g,厚朴6g,天麻10g,石决明10g。
按:患者气弱痰盛之人,加之饮食不节,更伤中气,致痰浊壅滞,流串经络而见半身不遂;痰浊中阻,中焦失运,而见头身困重,恶心欲吐,乏力,纳差,舌红,苔白腻,脉弦滑均为痰浊中阻之征象,治以健脾化痰,活血通络。患者7剂后,头身困重,恶心欲呕症状消失,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好转。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刘某,男,61岁,因反复腹胀3年,加重伴纳差3天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硬化失代偿期病史2年,彩超示:肝硬化伴大量腹水。诊见:腹大如鼓,面色无华,神疲肢怠,脘腹痞胀,不敢进食,口渴不欲饮,颈部及面颊散在红痣,手掌赤痕,大便溏,小便短少,舌质淡,有齿痕,苔厚腻,脉细滑。辨证为鼓胀病,痰饮内停证。治以扶正行气化水,方用:陈皮15g,半夏12g,茯苓15g,泽泻10g,猪苓10g,黄芪10g,当归10g,川芎10g,瞿麦10g,桂枝3g,甘草6g。
按:鼓胀迁延,气、血、水蓄留腹中,故腹大坚满如鼓。水湿腹中,故动之有振水声。病邪久羁,肝脾肾俱败,故见面色无华,神疲肢怠。脾胃不运,则脘腹痞胀,不敢进食,进食后痞胀益甚。水湿不化,水精不布,故口渴不欲饮,大便溏稀???小便短少。舌质淡,有齿痕,苔厚腻,脉细滑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正气败伤之象。患者服用5剂后,腹胀、纳差明显好转,小便增多,大便成形。
总结:二陈汤加减使用对很多内科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源隔离器;-;mcr-1clp-i-i-00;-;2814016.pdf VIP
- 广东开放大学学习指引(开放教育学习指引)题目及答案.docx
- 办事处食堂改造施工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pdf VIP
- 可靠性鉴定考试试题库.doc VIP
- 九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2025秋新版本)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pdf
- 《GBT20002.2-2008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2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50877-2014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收规范.docx VIP
- 太湖县2021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