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盟蒙汉中学生肥胖状况调查分析.docVIP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汉中学生肥胖状况调查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汉中学生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汉中学生肥胖状况调查分析 陶永峰 宋桃仁 何玉琴 (内蒙古阿拉善盟疾控中心 内蒙古阿拉善盟 750306) 肥胖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蓄积。 表现为脂肪细胞的增多和(或)细胞体积的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体积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异常状态。肥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性肥胖,主要原因为摄食量过多超过自身代谢需要,“以静代动” 即好静不好动缺乏运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另一种是继发性肥胖,因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或代谢性疾病引起[1,2]。儿童青少年学生以单纯性肥胖为主,占儿童肥胖总数的95%,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过度肥胖又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3,4]。专家预期,肥胖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5,6]。为了解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区中学生肥胖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实施肥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2011年元月—4月,对我中心辖区的两所中学2392名中学生进行了健康状况检查。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阿盟一中和阿盟蒙中两所中学的高中学生,其中阿盟一中1981名,阿盟蒙中411名。 1.2方法: 1.2.1调查测量:调查依据卫生部编发的《学校卫生年报表填写说明及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测量身高(m)和体重(kg),利用身高、体重计算BMI,BMI=体重(kg)/身高2(m2)。 1.2.2诊断标准:采用《中国学生身高、体重、营养状况评价表》确定肥胖标准,评价学生肥胖状况。衡量本地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趋势,可参照欧洲学者的建议,对7~18岁群体进行分级评价:(1)Ⅰ级,“超重+肥胖”率le;15%,或/和肥胖率lt;5%;(2)Ⅱ级,15%gt;“超重+肥胖”率lt;30%,或/和5%le;肥胖率lt;15%;(3)Ⅲ级,“超重+肥胖”率ge;30%,或/和“肥胖率”ge;15%。 还可将其中“超重+肥胖”率ge;40%,或/和肥胖率ge;20%的群体(美国目前水平)单独列入“高警戒水平”(severe alarming level)[7]。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chi;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阿盟一中共检1981名,肥胖210名,肥胖率是10.60%,阿盟蒙中411名,肥胖50名,肥胖率是12.16%,蒙汉中学生,两者经X2检验X2=0.860,P=0.354,Pg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诊断标准15%gt;“超重+肥胖”率lt;30%,或/和5%le;肥胖率lt;15%,整体肥胖率已处于的Ⅱ级水平。 3 结论 得出该地中学生肥胖率已处于Ⅱ级水平,如不加以预防控制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发展到“高警戒水平”。 当前肥胖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中已经有了广泛的流行;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则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保持警惕。全面加强我国中小学生肥胖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建议针对中小学生人群肥胖患病率及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及中小学校应着力抓好中小学生肥胖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卫生部门应该做好中小学生的体检工作,准确了解中小学生肥胖的现况流行和洞悉肥胖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做好中小学生肥胖的危害和影响因素的宣教工作[8-12]。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运动时间和运动量,改变学生的“以静代动”的不良生活方式,继续坚持阳光运动。家长应该足够重视孩子的肥胖问题,尤其是在具有遗传倾向的家庭。做好卫生部门-学校-家庭三联防,全面降低中小学生肥胖率。 参考文献 [1]季成叶主编.儿少卫生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107. [2]刘贵友.谈谈肥胖产生的机理及其潜在的危害.魅力中国,2009,5:31-32. [3]徐英,李晓雯,徐耘,等.青少年肥胖群体干预模式的探讨.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26-28. [4]陈姜,娄晓民,张德甫,等.初中生肥胖相关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7:9. [5]Prentice AM.The emerging epidemic of obe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t J Epidemiol,2006,35:93-99. [6]Raymond SU,Leeder S,Greenberg HM.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eveloping c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