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2课我与父母交朋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品德第2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内容图表 目1 成长也会有烦恼 产生烦恼的原因 造成隔阂的原因 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目2 逆反心理有危害 逆反心理的表现 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 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 知识梳理 1.成长也会有烦恼 (1)产生烦恼的原因: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自我意识增强,开始独立行事,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从而产生了亲子矛盾,这些矛盾困扰着我们,带来烦恼。P20 (2)造成隔阂的原因: 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隔阂的直接原因,其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3)父母的高期待、严要求是一种爱 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刻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P21 知识梳理 2.逆反心理有危害 (1)逆反心理的表现 P21、22 要我这样,我偏那样;你说这好,我偏说那好;让我信这,我偏信那。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对父母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用极端的办法处理矛盾;等等。 (2)对逆反心理的辨证分析 (如何看待逆反心理?) P21 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是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在家庭教育父母也难免有误区。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知识梳理 (3)逆反心理导致的危害:①、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导致家庭中的矛盾和冲突;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酿成悲剧。②、结果上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伤害自己,伤害自己最亲近的人。 知识梳理 3、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1)、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消极的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2)、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①、对父母的态度要温和,不采取偏激的行为方式。②、要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能力,让父母放心。③、与父母交流和沟通。 内容图表 目1 架起理解的桥梁 要走近父母,跨越代沟 学会遇事与父母商量 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 目2 交往的艺术 赞美父母 认真聆听 帮助父母 不必太计较 知识梳理 (3)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最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p25 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主动权;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2.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与父母交往有哪些窍门?或如何与父母交往?) P26 (1)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2)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3)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 一、明辨是非(辨别下列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C”共10分) 1.父母与孩子的代沟是无法解决的 ( ) 2.“长大了”的重要标志是彻底摆脱家长的管束,拿到“解放证书。”( ) 3.在冲突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敌对关系 ( ) 4.走进父母,学会沟通,就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共同成长 ( ) 5.与父母正常沟通,首先要理解父母 ( ) C C A A C 课堂练习 单选题 6.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与隔阂的直接原因是 ( ) A.社会地位不相同 B.年龄差距 C.兴趣爱好不同 D.行为方式不同 B 7.下面对代沟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子女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和代沟是无法解决的 B.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C.我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