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PPT
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护理 李伟
概 述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煤气中毒,因为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所致急性缺氧性疾病。
煤、煤气或其它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所吸入的一氧化碳与血液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造成机体的严重缺氧而死亡。
中毒机制
CO + Hb COHb 是O2+Hb亲和力大240倍
COHb CO + Hb 是O2Hb解离速度的1/3600
COHb 阻止 O2Hb 解离
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
中毒机制
降低氧在组织中的释放
抑制氧的运输
妨碍组织对氧的利用
1
2
3
一氧化碳中毒对机体造成三方面的影响
诊断要点
有一氧化碳吸入史,如冬季关闭门窗煤炉生火取暖,同室人一齐发病等。
有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环境,如燃烧、浓烟等,且缺乏良好的通风设备。有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昏厥等症状,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测定血中碳氧血红蛋白高于10%以上
急性中毒的表现
救护措施
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轻度中毒者给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
中重度中毒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L/min(时间不超过24h,以免发生氧中毒)。
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
救护措施
神志不清的中毒患者必须尽快抬出中毒环境,在最短的时间内,检查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情况,根据这些情况进行紧急处理。
救护措施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给予现场心肺复苏,转运途中坚持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cm
救护措施
防治脑水肿
常用20%甘露醇,用法:125-250ml静脉快速滴注
脑水肿程度较轻的患者选择125ml,15分钟内滴入,8小时1次
脑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选用250ml,30分钟内滴入,8小时1次或6小时1次。
救护措施
高压氧
安全、快速、有效,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首选方案
高压氧治疗能使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很快消失,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促使一氧化碳排出,从而改善机体缺氧状态
进行高压氧治疗前,详细了解有无禁忌症
使用高压氧舱治疗,患者必须生命体征稳定、呼吸道通畅、分泌物不多。
护理措施
加强现场救护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一氧化碳浓度、接触时间、机体对缺氧的敏感性及机体的基础健康状况。因此,及时脱离中毒环境对预后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进入现场时应加强通风换气,断绝煤气来源,必要时佩戴防毒面具,使患者尽快脱离现场。给患者呼吸新鲜空气,松解衣扣、裤带,注意保暖,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尽快送医院,呼吸心搏停止者,立即给予现场心肺复苏,转运途中坚持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护理措施
纠正缺氧 迅速给氧是纠正缺氧最有效的方法。轻度中毒者给鼻导管或面罩低流量吸氧,中重度中毒者给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为8~10L/min(时间不超过24h,以免发生氧中毒),有条件的可给予高压氧治疗。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释放出半量约需4h;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min,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min。
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一氧化碳中毒发病急,病情轻重不一,护士要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血压、脉搏、呼吸、尿量,持续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缺氧情况。对频繁抽搐、脑性高热或昏迷时间过长(超过10h),可给予以头部降温为主的冬眠疗法,必要时静脉推注地西泮,使其镇静,以免耗氧过多加重病情。3~5天后,患者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反常则应考虑是否有中毒性精神病或痴呆的发生,要及时报告医生,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
护理措施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期间,身体不能活动,肢体受自身压迫时间过长,造成受压肢体组织缺氧、水肿、坏死,护士应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部位,应用气垫床。患者因意识障碍出现尿失禁或不能自行排尿,需行留置导尿。对留置尿管的患者每天冲洗膀胱1~2次,每周更换尿管1次,同时注意会阴部清洁,导尿及冲洗膀胱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并注意尿量观察,定时监测血生化、肾功能,保证电解质平衡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由于一氧化碳中毒发病突然,患者及家属往往难以接受,表现为焦虑抑郁,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病情,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病情,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告诫患者及家属,家庭使用煤气及煤炉时要注意安全,做好通风设备,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烟囱结构要严密且通风良好,不要在放煤炉的房间里休息,少用煤炉取暖,要提高预防意识,学会简单的急救知识及技术,以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