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药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热药药理

中药血清药理实验的方法学研究 中药血清药理实验方法简单地说是将受试物经口给予动物后,取其血清作用药物源加入离体反应系统研究其药理作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操作过程包括: 确定供血清动物 给药(剂量?次数?) 采血(时间?) 分离血清(灭活?) 加入离体反应系统中实验观察(加入量?)或保存 1、抗病原微生物 D、抗病毒作用 大多数清热药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毒作用,以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较为突出,其中抗病毒范围较广的有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等。 1、直接作用  (1)降解内毒素(Endotoxin)   A、直接破坏内毒素的结构;   B、保护溶酶体膜。  (2)拮抗外毒素(Exotoxin) 2、间接作用――降低细菌的毒力。  (1)抗透明质酸酶。  (2)抑制凝固酶的形成 2、抗毒素 病原微生物毒素是其致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抗炎作用 急性感染性疾病(热证)的一个重要病理过程就是急性炎症,里热证主要是早、中期炎症。 特点:许多清热药对实验性炎症的各个环节均有一定作用,以抑制早期的Cap通透性增强、渗出、水肿作用较强,对炎症中期白细胞聚集及晚期的纤维组织增生作用较弱。 4、解热作用 规律:发热是热证的最重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急性炎症的重要表现,多数清热药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尤以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作用明显。 特点:退热时不伴有明显发汗。 机理:可能与抑制产热有关 抑制花生四烯酸化谢 抑制内生致热源生成 抑制下丘脑热敏神经元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感染过程有重要影响。某些清热药对感染性疾病良好疗效,通过影响免疫功能是其发挥疗效因素之一。 复习:免疫有关概念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 1.生来就有,是一种先天的防御功能,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可遗传给后代。 2. 人人都有,个体之间差别不大,仅与年龄、性别及营养状况有关。 3. 没有特殊的针对性:对所有微生物都有抵抗力。 作用: 1.屏障作用,健康的皮肤粘膜能阻碍原微生物等异物侵入,鼻孔的鼻毛能过滤微生物;胃液中胃酸有很强杀菌力。 2. 吞噬作用:巨噬细胞吞噬外来异物、衰老细胞等。 3. 正常体液抗菌作用: 补体——一种β-蛋白,对G+,病毒具杀灭作用; 溶菌酶——裂解各种细菌细胞壁的粘肽,细胞壁不完整,细胞裂解分化。 特异性免疫: 在生活过程中与抗原物质接触后所建立的,具特殊的针对性;某一抗原刺激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专一对付这种抗原的,只有同一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才表现出这种特殊增加的专一反应。 细胞免疫:T淋巴C 淋巴母C 效应C 淋巴因子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B淋巴C 浆母C 浆C 免疫球蛋白(抗体) 清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清热药可以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石膏、犀角等能提高WBC和单核巨噬细胞数及功能,穿心莲能增强溶菌酶活力:鱼腥草能提高血清备解素及体内溶菌酶活性。 2.影响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丹皮等能提高T细胞数及功能,黄连、黄苓等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 丹皮、赤芍可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3.抗变态反应,利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炎症治疗。 6、抗肿瘤 肿瘤为毒邪,“清热解毒”是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基本法则,清热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如青黛、北豆根、金银花、紫草等。 四、常用实验方法 1、抗菌作用实验 2、抗病毒作用实验 3、解热作用实验(见解表药章) 4、抗炎作用实验(见祛风湿药章)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见补虚药章) 1、抗菌作用实验 1)体外抑菌:常采用试管法和平皿法。将不同浓度中药制剂置于培养基中与细菌同时温育,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判断药物作用的强弱。 2)动物体内实验性治疗:将致死量菌液(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注射于动物体内造成感染再将不同剂量中药对感染动物进行治疗,通过计算存活率或存活时间来判断药物的抗感染作用。 2、抗病毒作用实验 1)体外抗病毒:将病毒接种在鸡胚、人胚肾等组织中培养,观察药物对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 2)体内实验性治疗:将病毒接种入动物体内造成病毒感染,用中药进行实验性治疗,通过计算动物存活率、存活时间或减轻器官病变的程度来判断药物对病毒的对抗作用。 黄 连 黄 芩 牡丹皮 苦 参 常用药物 牛 黄 穿心莲 鱼腥草 金银花 大青叶 板蓝根 青 蒿 栀 子 知 母 根据其药性和功效不同可分为: 清热泻火药:知母、石膏、栀子。 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苦参、 龙胆草。 清热凉血药:牡丹皮、赤芍、紫草。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大青叶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