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部分切除与肝脏再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部分切除与肝脏再生

* 肝脏部分切除与肝脏再生 武警总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 邹卫龙 New insights into liver regeneration ascribed to partial liver resection 肝脏再生的概念 肝脏损伤、部分切除、或部分肝移植供受体的修复过程 以肝细胞增殖加速为主,而非肝细胞凋亡减少 临床重要过程,再生性生长的重要模型 持久的重要热点 普罗米修斯神话(Prometheus myth) * * 肝脏再生的能力 大鼠75%肝切除,2d残肝重量增加1倍,2周恢复原有体积 人右三叶切除,1月可恢复全肝体积80% 硬化残肝也能再生,但速度较慢 部分肝移植受者移植物的再生速度快于供者残肝 * 肝脏再生的评估 相对肝重量(肝重/体重) 有丝分裂指数 肝细胞核DNA含量测定 肝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检测 肝脏体积及残肝体积测定 * 肝脏再生的途径 成熟肝组织细胞群(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有丝分裂 肝祖细胞增殖、分化 外源性干细胞经循环入肝 一、启动 残肝动脉、门脉血流增加,信号转导的改变 TNF-α、IL-6 其他器官来源的信号(去甲肾上腺素、胆酸、胰岛素等) 接近或超过耐受阈值,导致再生不良 残肝脏呈现“去动脉化” * * 二、维持 动脉血流增加,线粒体功能释放 HGF与TGF-β1平衡调节DNA合成 VEGF、EGF、PDGF等 辅助因子增加,如去甲肾上腺素、胆酸、胰岛素、胆酸,低血糖?等 三、终止 TGF-β1 肝细胞增殖的遏制器 逐步清除肝血管周围再生相关的细胞外基质 肝切除术后5小时表达即开始增加 肝细胞特异性TGF-β1受体与Activin受体失活,再生继续 * 再生过程实际上是HGF和TGF-β一个平衡作用的过程 细胞外基质在HGF刺激下塑型并为肝细胞有丝分裂提供信号,而TGF-β1自细胞周围清除这些基质 肝体积相当精确地适应肝切除数量 出现一个小凋亡波以纠正不适当的肝细胞数量增加 * * 肝脏再生的影响因素 血流动力学改变 肝切除容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脂肪变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 激素、药物 人口学因素 * 年龄50岁,残留肝脏再生显著减慢 性别对残肝再生率没有影响 术中失血量对肝再生率没有影响 切除体积与残肝再生速度呈正相关(耐受范围内) 带与不带肝中静脉的肝再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0%脂肪变残肝再生无显著差异,切除术可逆转 中度脂肪变早期再生受损,长期再生相当 重度脂肪变对肝再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再生 一些药物可诱发肝损害、抑制肝再生 一些基础病也可能影响肝再生 * 肝脏再生的模式 大鼠肝脏再生模型 肝细胞最先进入增殖,DNA合成高峰在术后24h 星状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增殖高峰在术后48h, 窦状上皮细胞,增殖高峰在术后第3天。 肝细胞增殖始于门脉三角周围,36-48h拓展至小叶中心 * 3~4 d:肝细胞围绕毛细血管形成细胞簇 星状细胞透入肝细胞簇、分泌层粘蛋白 重构肝细胞板状结构,细胞簇毛细血管转变为肝窦 肝细胞基质转变为成熟肝细胞层粘连蛋白 7d: 肝小叶结构超过再生前 14d: 肝容积恢复,肝重超过切除前 * 凋亡基因的启动,超重的肝脏恢复到术前状态 确保肝重与体重比例正常 完成肝脏再生和结构重建, 恢复肝脏正常生理功能。 * 肝脏再生诱导肝癌复发 复发最常见部位:肝脏 术前未检测到 微转移灶扩散 残肝的肿瘤多中心发生 *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