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PS讲稿

血液系统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程度不一,见于25%的病人 急性发作或周期性发作 与APL的直接作用或血小板的激活有关 中枢神经系统 最常见的是脑血栓 常反复发作,导致暂时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功能紊乱 其他:偏头痛、舞蹈病、癫痫、格林-巴利综合症、暂时性球麻痹和大脑假肿瘤 眼 APS常伴有眼缺血 缺血性眼部神经病变 侧枝和中央视网膜动脉阻塞 睫状体视网膜动静脉阻塞 皮肤 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 网状青斑 青斑样血管炎 皮肤结节 坏死样紫癜 慢性腿部溃疡 恶性萎缩性丘疹 心血管系统 瓣膜病变:瓣膜增厚、非细菌性赘生物、纤维钙化 冠脉阻塞: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为4--20%不等 ,可见于年轻人;慢性心肌病 心内血栓 舒张期功能障碍 心包积液 肺部 1/3反复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人可发生肺栓塞和梗塞 栓子或非血栓栓子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ARDS肺泡出血和纤维性肺泡炎也与aPL有关 肾脏 肾脏动脉或静脉血栓 肾小球血栓的机会增加 恶性高血压及肾功能衰竭 肾上腺缺血坏死及Addison病 消化系统 Budd-Chiarri综合征 肠系膜血管栓塞引起的广泛的绞榨性肠梗阻 * 抗磷脂综合征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 吕良敬 概述 APS的特征 抗磷脂抗体 动静脉血栓形成 主要临床表现 习惯性流产 血小板减少 非炎症性 APS的历史 1906年Wassermann首先发现一种抗体能与患先天性梅毒胎儿肝脏的乙醇抽提的抗原反应 1952年 Kail发现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BFP-STS)现象 1955年 Conley等发现了循环抗凝物,Feinstain称之为狼疮抗凝因子(LA) 1985年Graham Hughes等命名抗磷脂综合征 1985年Loizou建立起以心磷脂为包被抗原的ELISA方法来检测ACL 1990年Mcneil发现抗磷脂抗体的辅因子?2-GPⅠ 目前正研究多种血浆磷脂结合蛋白 APS的分类 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I°APS) 继发性抗磷脂综合征(II °APS) 自身免疫病(例如 SLE、 RA,、ITP) 感染 (例如疟疾、败血症、HIV、Hep A 、 C 、 PCP) 药物 (例如phenytoin、hydralazine 、 procainamide ) 血透 肿瘤 流行病学 1-5 % 健康年轻人存在ACL和LA,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增高 (老年人12-52% ) SLE病人15 – 34 % 可检出ACL,12 – 30 % 存在LA,在20年的随访中发现50-70% SLE病人可出现 抗磷脂综合征 在一般人群中,aPL是获得性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形成、早发心脑血管事件、习惯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病因-环境因素 巨细胞病毒(CMV) 丙肝病毒(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细小病毒 麻风 杆菌等 一些病毒和细菌多肽有与?2-GPⅠ第五功能区GDKV相似的功能和序列,能诱导抗磷脂抗体的产生 ,特点是其中有一组赖氨酸序列,其侧面至少有一处具有磷酸残基 。 病因-APS的自身抗体 狼疮抗凝物(LA) 抗心磷脂抗体(ACL) 抗β2-glycoprotein-I抗体 其它抗磷脂抗体 其它自身抗体 LA 包括了一类抗体,主要针对血浆磷脂结合蛋白 B2-glycoprotein I Prothrombin Annexin V 体外 LA 阻断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延长 aPTT 然而在体内促血栓形成 ACL 直接与磷脂结合 B2-gp I 包括 IgG, IgM, IgA IgG 与血栓形成的相关性高 aCL 更敏感,80-90% 但LA 比aCL 与血栓形成更相关 抗B2-gp I抗体 B2-gp I是磷脂结合蛋白 抑制凝血 T 细胞促进抗体产生 存在于40-90%的APS病人中 其它抗磷脂抗体 磷脂酰丝氨酸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 磷脂酰甘油 磷脂酸 其它自身抗体 抗annexin-V抗体 抗凝血酶原抗体 抗氧化LDL抗体 APS发病机制 B2 gp I: 抑制凝血 抑制血小板聚集 阻止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aCl-抗 B2gp I 复合物影响血小板聚集 磷脂酰丝氨酸: Ptd-Ser 存在于细胞膜内表面 潜在促凝活性 Annexin V 与 Ptd-Ser结合并阻止促凝状态 APL阻断此过程,导致血栓形成 脂肪酸的氧化 磷脂氧化暴露新表位 APL与新表位结合 其它发病机制 APL激活血小板黏附至内皮细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