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炎1例原因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炎1例原因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儿阑尾炎误诊为肠炎1例原因分析 内蒙古通辽市中医院 028000 病例介绍:患儿男,10岁,因发热伴脐周阵发性疼痛12小时,腹泻7次入院。 该患儿于入院前12小时突现发热,无畏寒,2小时后出现脐周阵发性疼痛,无放射痛伴水样腹泻7次。无里急后重感,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无喷射性。病程中患者无胸痛、咳嗽。无反酸嗳气,无黄染,无血尿及尿路刺激征,未进食,睡眠欠佳,口干,尿少。 体格检查:T 39.6℃ P 40次/分 R 20次/分 B 88/52mmHg。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无皮疹及色素沉着条纹。右中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触及,肝脾肾区无扣痛,未触及肿大胆囊。墨菲氏征阴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亢进。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1times;10`9/L,中性粒细胞 8.4times;10`9/L。大便常规:稀水粘液便。脓细胞:0-4/高倍视野。诊断:急性肠炎,收入我院儿科治疗。 住院治疗经过: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抗感染、补液等积极治疗20小时后病情无好转,仍持续腹痛,发热并出现腹胀,全腹压痛等表现。请外科会诊发现,全腹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以右下腹为主。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右下腹腔穿刺,抽出浑浊液体2ml,涂片检查示脓细胞+++,红细胞0-3个/高倍视野。诊断:急性阑尾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转入外科急诊手术。术中见腹腔有脓性液体约20ml,阑尾明显充血水肿,尖端已坏死穿孔。术中诊断:急性坏疽性阑尾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中行:阑尾切除术及腹腔引流术,术后给予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术后10天痊愈出院。 讨论: 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约占外科急腹症总数的1/4。男性发病较多,为女性的1~3.5倍。新生儿期即可发病,但以6~12岁儿童发病者居多,12岁以后发病率下降,可能与淋巴系统发育至12岁时已趋向成熟,抵抗力增强有关。尽管小儿阑尾炎发病率较成人低,仅占全部阑尾炎的2.5%~10%,但其穿孔率远比成人高。因此危险性比成人大,阑尾炎仍是小儿外科误诊较多的疾病之一。有其特点: 1、解剖生理特点:阑尾是体内退化的残余器官,小儿阑尾长4~8cm,直径0.3~0.5cm。新生儿阑尾呈漏斗状,较少存留异物。随着年龄的增长,阑尾逐渐变得细长,而系膜相对较短,使阑尾呈弯曲状态,易弯曲、狭窄而引流不畅。 阑尾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呼吸道及肠道感染均可引起该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致阑尾腔梗阻。阑尾壁薄,阑尾动脉细小,与盲肠血运无交通支,一旦血运阻碍,易发生坏死,发病8~20小时即可穿孔。 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完善,短而薄,难以局限阑尾的炎症;腹膜表面积相对较大,吸收能力强,易吸收毒素,至全身中毒症状。盲肠位置较高且游动,即使炎症不易局限,压痛部位也不固定;腹肌不发达,使腹肌紧张不明显。 由于儿童具有以上生理特点,使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易造成误诊。2、病因 引起急性阑尾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发病主要与解剖生理特点及细菌、病毒感染有关。由于小儿阑尾腔较小,呈盲管状,弯曲,如阑尾腔内存有异物(粪石、寄生虫卵等),容易促进炎症的发展,造成坏死、穿孔。阑尾内的细菌主要来自肠道、血运和淋巴系统,亦可来自其他炎症部位,如上呼吸道感染等,通过血液进入阑尾,引起急性阑尾炎。其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 3、病理改变 急性阑尾炎可分为:单纯性或卡他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三种。各型阑尾炎患者年龄分布不同,新生儿期已坏疽性为主,阑尾壁可全层坏死,甚至横断;婴幼儿以化脓性为主;年长儿各型均有发生,以卡他性最为常见。 4、临床表现 4.1 腹痛 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发作与成人相似,腹痛最为常见。 4.2 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也是常见症状,出现于腹痛发作后5~6小时,以学龄前儿童为主。呕吐物为为内容物,呕吐次数一般不多。 4.3 发热 腹痛后数小时渐进性发热,体温约38℃,年龄越小体温升高越明显。若阑尾穿孔后可出现持续高热。 4.4 腹泻 小儿阑尾壁薄,炎症早起即可出现渗出,蓝胃穿孔后渗出更明显。炎性渗出液刺激直肠和乙状结肠,可出现粘液便,大便次数较少,不易引起脱水。酸中毒等。但部分患儿阑尾居盆腔,炎性渗出液较多,对肠道的刺激较强,故腹泻明显。 归纳本病例的教训为:由于该患儿起病时,首先表现为发热,然后出现腹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