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诊断与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诊断与分析
徐永军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6)
【摘要】目的 通过对巨淋巴结增生症的CT影像诊断与分析,提高对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结合CT影像表现,结合相关文献,对本病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6例病例中,局限型4例, 弥漫型2例,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界多较清楚。结论 巨淋巴结增生症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持续强化。肿块内分支样钙化及裂隙样低密度应考虑本病,确诊仍需病理证实。
【关键词】巨淋巴结增生症 影像诊断 CT 增强强化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4-0139-01
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又称Castleman病(CD)或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良性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病因不明,临床上较少见,容易误诊。笔者搜集医学文献报道,结合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巨淋巴结增生症的认识,现将其影像学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症的病例,年龄20—45岁。其中1例临床表现颈部包块不适,另1例为腋部包块不适外,其他均为其他原因偶然发现。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等异常2例,其余各项常规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1.2检查方法
本组病人均采用GE Bright speed多排螺旋CT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螺距1.5,重建间距2mm,均先行平扫,其中3人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碘海醇100ml,流速4ml/秒,动脉期25-30秒,延时60-70秒,将扫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
2.结果
6例病人中,局限型4例,表现为颈部、肺内、纵隔、腋窝、左侧后腹膜单发或毗邻2个肿块,共6个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大小2.2-6.3厘米之间,其中2个肿块见钙化,颈部患者1例平扫病灶在多平面重建图像上呈长柱状,1个巨大肿块内见裂隙状低密度灶,其余肿块均呈均质密度伴显著持续性强化,平扫CT值42~50HH,增强后CT值在108~145HU间。弥漫型2例,CT上均见有全身多处淋巴结多发肿大,肿大淋巴结直径在0.8~3厘米之间,呈均质软组织密度伴轻度强化,其中1例出现肺部病变,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多发气囊腔及沿肺纹理分布斑点、小片状密度增高影。
3.讨论
巨淋巴结增生症(GLNH)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少见疾病,属于异源性罕见淋巴组织增生性良性病变,亦称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该病病因尚无定论,可能是淋巴组织对某种未知抗原的免疫反应,患者多无症状,部分患者有压迫症状、胸水等。GLNH按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及其预后亦分为2型:局限型和弥漫型。局限型表现为孤立淋巴结或纵隔内某一组淋巴结受累。弥漫型表现为一组以上的淋巴结受累或影像学发现胸外淋巴结受累,此型可累及肺部。局限型临床多无症状,为体检或常规胸片偶尔发现,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为30岁~40岁之间,女性约4倍于男性,95%以上为透明血管型,手术多可切除,预后良好。弥漫型通常有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发热、乏力、贫血、表浅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血沉加快、多克隆性高免疫球蛋白血症和骨髓浆细胞病等,可见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为40岁~50岁之间,女性约2倍于男性,绝大多数为浆细胞型,手术切除困难,以放疗及激素疗法为主,预后较差。
局限型GLNH高强化机制为透明血管型病灶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增生和周边较多粗大的滋养动脉所致。CT平扫病变表现为肺门、纵隔旁或腹膜后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密度影,边界多清楚锐利,呈中等密度,多数密度均匀;CT增强扫描示病变强化明显,强化程度几乎与胸腹部主动脉同步,延迟持续中度强化。
弥漫型GLNH病理上多为浆细胞型,少数为透明血管型,其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主要影像学表现为纵隔、肺门或腹膜后多组淋巴结肿大、肺实质内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和胸腔积液等。弥漫型GLNH如为透明血管型,其强化尤为明显,可强烈提示该病的诊断。
综上所述,CT对巨淋巴结增生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强化及肿瘤内部和周围结构。较典型的CT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锐利,有完整包膜,可见邻近器官受压移位变形,无邻近结构破坏或转移征象。肿瘤呈长柱状、肿瘤内分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尿干化学检测中的常见影响因素分析.doc
- 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层粘连蛋白、IV型胶原联合检测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关系探讨.doc
- 尿常规检验中常规化学法与尿分析仪应用的检验效果比较.doc
- 尿干化学分析法与离心镜检法检测WBC、RBC结果对比分析.doc
- 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doc
- 尿微量白蛋白及脂蛋白A升高对冠心病诊断价值影响的初步探讨.doc
-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分析.doc
- 尿标本的采集时间对尿沉渣检验结果的影响 贺桢.doc
- 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分析 蒋莉.doc
- 尿微量白蛋白(MA)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doc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 VIP
- 昆山通海中学小升初考试试卷.docx VIP
- 交警基本法律知识.pptx VIP
- 2025下半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海南三亚市天涯区教育系统招聘幼儿园编制教师16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5套).docx
- 旅游美学——第三章-审美心理.pptx VIP
- 《永冻土地区场道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模板课程教学大纲.doc VIP
- 考研英语单词表汇总(5500).doc VIP
- 2025下半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科技之光》精品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