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的病因学研究新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干眼症的病因学研究新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干眼症的病因学研究新进展 祁恩 李凌(青海省人民医院眼科 青海西宁 810007)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336-02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1]。国外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在30~40岁人群中超过20%患有干眼症者,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6.1%,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4.9%,女性为22.8%。其病因繁多,症状表现多样,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此,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干眼症的病因、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视频终端综合征 视频终端综合征,是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电脑、电视游戏机等终端屏幕,出现眼干、眼痒、视疲劳等症状的干眼病。长时间使用电脑已经成为干眼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视频终端综合征操作者出现干眼的原因是瞬目习惯的改变。当操作者注视荧光屏时,眨眼次数由每分钟眨眼20~25次,减少至5~10次,瞬目次数减少,导致泪液不能均匀分布于角膜表面,同时可导致泪液蒸发增加,则会引起眼表干燥的症状[3]。 2 佩戴隐形眼镜 干眼症与戴角膜接触镜的时间关系密切。长期及延长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导致干眼主要原因有:①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会影响泪膜的生理平衡,使泪膜稳定性下降。②对基础泪液分泌的影响,配戴角膜接触镜会引起泪液分泌量的下降。③配戴角膜接触镜可导致角膜基底膜变性、细胞连接破坏、机械性压迫损伤等。 3 干眼症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目前治疗近视的主流术式,对于矫正角膜的近视和散光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其并发症也引起了眼科医师的高度重视[4],干眼症就是LASIK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术后患者不满的最常见原因。 4 干眼症与白内障超声乳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普遍开展,部分术眼在术后出现干涩、异物感、烧灼和视物模糊等症状。目前认为,超声乳化术对泪膜的影响因素为??(1)手术中表面麻醉剂的应用可引起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和泪膜稳定性下降[5]。(2)术中眼表上皮的机械性损伤、术后炎性反应,以及组织水肿、创口愈合和手术切口局部隆起均可影响泪膜中水化黏蛋白层对眼表面上皮的黏附功能,导致术后泪膜的稳定性下降,无法均匀分布于眼表面。 (3)颞侧透明角膜切口可造成切口周围神经纤维中乙酰胆碱和胆碱酯酶的运输障碍[6],使局部角膜知觉减退,从而导致BUT缩短[7,8]。(4)眼液中苯扎氯铵等防腐剂可对眼表上皮细胞产生毒性,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9],造成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和BUT缩短。 5 干眼症与睑板腺 睑板腺功能与泪膜功能密切相关,睑板腺数目减少,开口阻塞,高分泌、低分泌等均可造成泪膜异常和泪液量改变,导致干眼症发生。睑板腺分泌物性质异常与睑板腺腺管长,开口相对小,易于阻塞有关,从而引起泪膜脂质减少及泪膜不稳定,引起慢性反复性发作的眼部不适。睑板腺分泌物按外观可分为:①蛋清样,分泌物无色或淡黄色;②奶黄样,分泌物均匀奶黄色;③颗粒状,分泌物呈液态,可见细小白色或略带黄色颗粒;④牙膏状,分泌物如牙膏样从睑板腺开口成型挤出。除第一种情况外,其他三种为异常分泌物。 6 其他因素 雌激素在中年组和老年组中,闭经干眼症患者也占有相当一部分,据研究雌激素对泪腺的形态、生理和免疫有调节作用并可调节睑板腺向泪膜中分泌油脂。而雌激素水平的降低能加重眼表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干眼症的发生。 眼部用药眼部长期滴用抗病毒、抗细菌、抗过敏、降眼压、甾体或非甾体激素类眼药水,可因药物本身及防腐剂对眼表组织的毒性作用而致干眼发生。滴用皮质类固醇眼液对泪膜会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泪膜破裂时间缩短。 干眼症是目前眼科临床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尽管其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也未完全弄清楚,治疗上也无十分有效的方法,但随着人们对这一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将来对这一常见病的防治会有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李凤鸣.中华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3-1160. [2]Sahai A,Malik P.Dry eye prevalence and attributable risk factors in a hospital-based population[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