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中药内外合治毛囊炎125例之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应用中药内外合治毛囊炎125例之体会
(重庆市奉节县中医院 重庆 奉节 404600)
【中图分类号】R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356-02
毛囊炎为毛囊口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头面部、颈部、臀部及外阴。皮损初期为红色毛囊性丘疹,数天内中央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但不互相融合。脓疱干涸或溃疡后形成黄痂,痂脱落后不留不留疤痕。中医学因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亦异,发于臀部者称“坐板疮”,发于枕部者谓“发际疮”。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发际疮”记载:“此症生项后发际,形如黍豆,顶白肉赤坚硬,痛如锥刺,痒如火燎,破津脓水,亦有浸淫发内者。”又如“坐板疮”记载:“此症一名风苷,生于臀部之间,形如黍豆,色红作痒,甚则焮痛延及谷道,势如火燎。每遇此病,采用中药内服外敷兼施,疗效显著,现将临床治验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近三年来我院收治125例毛囊炎患者,采用病例均符合《中医外科学》教材分型和《临床皮肤病学》等级分类。其中年龄分组,20岁至40岁年龄组患者计100例(80.0%);0.5岁至19岁年龄组患者计25例(20.0%)。其中病程分组,3~10天为48.2%,10天至1个月为27.6%,1月至3个月为24.2%。其中辩证分型分组,肠胃湿热证为68例,占54.4%,肺经风热证为11例,占8.8%,痰瘀互结证为16例,占12.8%,冲任失调证为9例,占7.2%,气阴两虚证为 21例,占16.8%。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
参照《中医外科学》。将毛囊炎分为4类。①肺经风热,丘疹发红时会有痒痛感,口渴,便秘。②肠胃湿热,皮疹红肿和脓疱,口腔有异味。③痰瘀互结,面色晦暗,皮疹颜色暗红。④冲任失调,月经来潮前症状会明显加重。
2.2 西医诊断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71-72将毛囊炎分为4级。Ⅰ级面部散发性丘疹,程度较轻。Ⅱ级丘疹数量多,程度为中。Ⅲ级面部、颈部、胸部和背部加深性丘疹,程度较重。Ⅳ级在Ⅲ度基础上出现脓肿和结节,丘疹部位主要集中在上半身,容易留下瘢痕,程度较重。
3. 治疗方法
3.1 内治
胃肠湿热型:主症体表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痒、疼痛明显,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
采用清热解毒利湿法,药以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薏苡仁、茯苓、防己、白鲜皮等组成。
气阴两虚型:主症素体虚弱,面色萎黄,食少纳差,口干舌燥,躯干、四肢散在炎性丘疹或脓疱,痒痛不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缓。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法,药以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生黄芪、党参、生地、天冬、麦冬等组成。
3.2 外治
盐炒吴茱萸6克,川黄连5克,海螵蛸5克,硫磺1.5克,枯矾1.5克,冰片0.5克,共研细末,放置干净器皿内,用时取药与香油调成稀膏样。首先将患处毛发剃光,用生理盐水试净,或用75%酒精局部消毒,再将调好的药膏敷于患处,外盖纱布并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一般2~5天痊愈。
4.疗效标准
痊愈:皮疹完全消退,痒感消失,镜检真菌、马拉色菌阴性。
显效:皮疹消退>70%,痒感明显减轻,镜检真菌、马拉色菌阴性,或阳性。
有效:皮疹消退30%~70%,痒感减轻,镜检真菌、马拉色菌阴性,或阳性。
无效:皮疹消退<30%,痒感无改善,镜检真菌、马拉色菌阳性。
5.治疗效果
痊愈96例(占76.8%),显效15例(占12%),有效10例(占8%)无效4例(占3.2%)。治疗有效时间最短为二剂药后,一般治疗时间达2个疗程(10天为1疗程),最长治疗3个月,平均用药6.4剂,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继续治疗,有效者停药复发时用此方法治疗仍然有效。
6.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3岁,因颈部及耳后皮疹、瘙痒3年,于2014年9月来我科就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颈后发际处出现较多淡红色丘疹,逐步沿着枕后发际横向扩大、融合,形成大小不等的条状斑块及结节。耳后出现红色小丘疹,偶有糜烂渗出,夏重冬轻,痒甚,伴口苦,小便黄,舌质微红,苔薄白,脉弦。诊断:毛囊炎。辨证:胃肠湿热证。治以清热解毒利湿法。投以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0克,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3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防己10克,白鲜皮15克,滑石30克,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天服3次;同时用盐炒吴茱萸6克,川黄连5克,海螵蛸5克,硫1.5克,枯矾1.5克,冰片0.5克,共研细末,取药与香油调成稀膏样,敷于患处。二诊:皮疹色泽减退,皮疹数量有所减少,但大便干结,上方内服药加生大黄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9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二).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6课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图像处理(一).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8课 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进行文本预测和分类(一).pdf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5课 构建神经网络(三).docx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2课 夯实深度学习开发基础.docx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3.3 商的近似数.ppt VIP
- 《深度学习基础及应用》教案 第10课 利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进行图像生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