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有限元法在Q值系统下进行隧道塑料纤维混凝土初支设计.docVIP

应用有限元法在Q值系统下进行隧道塑料纤维混凝土初支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应用有限元法在Q值系统下进行隧道塑料纤维混凝土初支设计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应用有限元法在Q值系统下进行隧道塑料纤维混凝土初支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 成都 610041   摘要:塑料纤维混凝土作为隧道初支喷混材料,一方面经济效益高,施工效率快,另一方面相对钢筋网片混凝土能有效避免喷射过程中的不良“阴影”效应,提高喷混质量。在Q值系统下,应用有限元法进行碎料纤维混凝土初支设计,通过对隧道开挖衬砌各阶段的应力分析,得到安全可靠的初始方案。   关键词:隧道; Q值系统;碎料纤维混凝土;有限元法;初支   Primary Lining Support Design with PP Fiber Concrete by FEM under Q-System for Tunnel   TIAN Yewei1   Sinohydro Bureau 7 Co., LTD,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As spray material for tunnel primary lining, fiber concrete is not only better in financial and working rate, but also could avoid the “shadow” effect during spraying, which means the quality of shotcrete could be increased also. By Q-system, with FEM to design the tunnel primary lining by fiber concrete, analyze phases of tunnel construction work, to get safety primary lining method.   Key words: tunnel; Q-system; PP fiber concrete; FEM; primary lining     1 前言   岩石块体自身承载一定的应力,这种初始应力是所处地层赋予的基本元素之一。这个初始应力是由重力引起的,比如,静荷载和施工活动造成的影响,等等。   在进行岩石中的地下工程施工时,将产生一种新的应力状态。在进行隧道施工开挖时,如果岩体力学抵抗力足够大,隧洞内是不会出现明显变形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力状态只在隧道开挖面有显著改变。如果岩体力学抵抗力低,则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形,岩体将趋于填满隧道的空横截面。当我们应对这种位移时,我们的目的是防止进一步的变形和岩体位移,这样一来,就会出现施加在结构上的压应力。该压应力来自于结构的刚性性质对围岩变形的抵抗。   地下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需要进行三个维度上的分析,但是往往可以通过进行二维建模,间接地完成三维影响分析。需要注意的是,隧洞的应力分析工作,是对一个很短的施工期间的情况分析,在这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洞内变形情况是比较简单的。   选取典型断面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在自然(未开挖)阶段,开挖完成时,支护完成时这三个阶段的断面变形情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图1 隧道施工三个阶段中洞内变形情况   Fig 1 displacement in three tunneling phase   如上图所示:   在第一阶段:未开挖时,地下应力被开挖轮廓线内的天然围岩抵消,此时的接触应力为 。   在第二阶段:此时刚完成开挖,作用在轮廓上的接触应力等于零。   在第三阶段:此时完成了支护作业。作用的轮廓线上的接触应力为p。   2 有限元法的应用   2.1 应用有限元法进行隧洞应力分析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施工期间结构和围岩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隧道工程,需要进行不同埋深下的计算分析,即采用不同覆盖层厚度和不同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实际上,就是需要进行较浅埋深和较大埋深的有限元点阵分析,如下图所示。      图2-1 较浅埋深 图2-2 较大埋深   Fig 2-1 Lower depth Fig 2-2 Tunnel in deep terrain   对浅埋深情况,如图2-1所示,主要是限制住侧墙上的水平位移,而对大埋深情况,如图2-2所示,有限元点阵图是根据120m埋深处的开挖轮廓边线做的,这已经足够将边线上的收到挤压限制到最小。   2.2 围岩材料性质   计算中用Hoek-Brown建立的系统来定义围岩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3 估计挖掘边界的位移和初支结构的力矩   根据Hoek.E的lt;3D Tunnel Simulation using the Core Replacement Te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