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的诊断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的诊断分析
杨学玲(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体检办 473000)
【摘要】目的 分析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及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病毒性心肌炎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心电图的诊断、分析。结果 100例患儿有82例心电图改变,发生率0.82%,心电图异常率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胸片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lt;0.05)。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心电图改变的几率较高,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对患者的确诊与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关键词】儿童 病毒性心肌炎 心电图改变
【中图分类号】R54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4-0051-01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重,再加上抗生素等的滥用,导致病毒感染越来越多,致使小儿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几率增加。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简称VMC,是目前儿童时期一种主要的获得性心血管疾病。它具有临床表现轻重相差较大,病情变化快,发病急等特点,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首先要确诊及时,再加上适当的治疗,大多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变是早期发现心肌病变的诊断依据,为了更好地探讨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临床意义,我们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0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比例为3:2;最小年龄为10个月,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6岁;这些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胸闷症状者有78例、气短症状者87例、胸痛心悸症状者67例、叹气样呼吸呼吸困难症状者59、晕厥症状者34例等[1],并且都符合我国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所有的100例患儿在做心电图前均休息10min,并且测量心电图仪器的规格为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检测项目: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各种心律失常的检测结果
表1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从表中看出房性及室性早博患儿预后一般良好, 出现合并多项心电图改变时, 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重,抗生素等的滥用,病毒感染越来越多,再加上儿童自身的生长循环特点,心肌代谢旺盛,导致小儿患病毒性心肌炎的几率增加。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表现为心肌实质性和间质性炎症致心肌细胞溶解、坏死、变性、肿胀及心肌纤维之间、血管周围结缔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继而形成瘢痕组织,出现心肌损伤、心肌缺血等,形成心肌电生理活动异常[3],所以,小儿心电图异常应首先考虑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可以作为早期发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依据[4]。从表一中我们得到心电图发生异常改变与心肌酶、超声心动图及心脏胸片异常改变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lt;0.05),可见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其它辅助检查指标。心电图检查从某个侧面反映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变??围,对判断预后有重要作用[5]。从表二中资料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房性、室性早搏一般预后较好,临床症状较轻,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异常Q波、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QRS低电压等心电图改变时,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综上所述,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敏感性高于其它辅助检查指标,心电图检查从某个侧面反映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有临床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34.
[2]马沛然,于永慧.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评价与建议[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4):322-324.
[3]李家宜,孙国贤.小儿病毒性心肌炎[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5-159.
[4]文红霞,黄小力,李敏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改变的临床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9,33(5):278-279.
[5]杨松.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323-3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