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NH的CT表现(附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ocVIP

FNH的CT表现(附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NH的CT表现(附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FNH的CT表现(附5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谢瑞明(包头市第八医院放射科 内蒙包头 014040)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3-0167-01 【关键词】 肝肿瘤 肝脏局灶结节增生(FNH)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鉴别诊断 FNH占肝脏良性肿瘤的第二位,常见于30-40岁女性,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了解FNH的病理基础、血液动力学特性、掌握其CT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收集1996-2010年我院收治FNH5例患者,均行手术、病理证实。年龄36-64岁,女4例、男1例。1例男患者伴有肝区隐痛、纳差症状,其余4例无任何临床症状。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使用GE公司4排螺旋机,层厚5mm,螺距1.0—1.5。动脉期25-30分钟,门脉期60-70分钟。使用欧乃派克100ml,肘静脉注射速度3mm/s。 2 影像资料 CT平扫均呈单发等、略低密度灶,直径32-84mm,类圆形、边界清楚,1例略低密度灶内见更低密度区,肝左叶2例,右叶3例。增强后动脉期快速、均匀明显强化,并见放射状低密度纤维分隔影,强化值约36-70HU,门脉期呈病变强化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延迟5分钟1例略低密度灶内更低密度区灶轻度强化,均见其内分支状血管强化影。 3 讨论 FNH病因不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血管损伤可能是肝细胞增生的潜在原因[1]。体内、外雌激素对病灶生长有一定作用[2]。有学者报道[1,3,4],FNH患者长期随访,部分病灶可以缩小、甚至消失,所以术前确诊可防止不必要的手术损伤。FNH由肝细胞、胆管、枯否细胞及血管组成。FNH中心有星状瘢痕及辐射状纤维分隔,瘢痕内有厚壁供血动脉。FNH是富血供实质肿块,内部结构均匀,少见出血、坏死。 典型的表现为:CT平扫呈单发等、略低密度灶,边界清楚,部分病灶内略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快速、均匀明显强化,无明显包膜,强化区内见放射状低密度纤维分隔影,门脉期呈略等密度,延迟扫描中心低密度灶轻度强化并见其内分支状血管强化影。少数病例中心瘢痕未见强化,可能与瘢痕中增生的血管腔闭塞有关;但有学者报道[5]12例FNH患者仅2例为典型表现,而其余10例表现不典型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本组病例少,CT表现比较典型,需要在今后多收集病例探讨。MRI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能较CT更好的显示FNH的病变特征[6]。 该病从影像上与肝细胞癌、纤维板层样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相混淆。临床上FNH无肝硬化病史,无明显临床症状;CT增强上与富血供的肝癌相鉴别时,需仔细观察病灶的动态增强特点,两者不难鉴别,无包膜、病灶内无坏死、出血表现,故与肝癌相鉴别。纤维板层肝癌有星状瘢痕、常发生于年轻人,与FNH鉴别困难;但纤维板层肝癌一般无肝硬化病史,可伴有淋巴结肿大、胆管、血管侵犯等恶性征象,在一定程度上可资鉴别。胆管细胞癌为延迟强化、边缘不清,肝门区为好发部位,多伴发肝内胆管扩张,与FNH不同。 综合分析,对大多数FNH患者可做出正确诊断,必要时利用MRI SPIO增强扫描,有助于确诊[7]。 参 考 文 献 [1]Ohmoto K,Honda T,Hirokawa W,et al.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s of the liver[J].J Gast roenterol,2002,37(10):849-853. [2]付立平,王艳莉.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5):488-489. [3]Levonte I,Van Beers BE,Lacrosse M,et al.Focal noduar hyperplasia:natural couse observed with CT and MRI[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0,24:61-66. [4]何志明,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62-1164. [5]Choi CS,Freeny PC,Triphasic helical CT of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incidence of atypical findings[J],AJR.1998,170:391-395. [6]Mortele KJ,Praet M,Vlierbergh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