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3)对偶规则: 对偶式:对于任何一个逻辑式Y,若将其中的“·?”换成“+”、“+” 换成“·?”、0换成1、1换成0、得到一个新的逻辑式Y‘, Y就称为Y的对偶式。Y和Y互为对偶式。 对偶定理:如果两个逻辑式相等,那么它们的对偶式也相等。 代数化简法就是应用逻辑代数的公理、定理及规则对已有逻辑表达式进行逻辑化简的工作。逻辑函数在化简过程中,通常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最简与或式的一般标准是:表达式中的与项最少,每个与项中的变量个数最少。代数化简法最常用的方法有: 1) 并项法 利用公式 提取两项公因子后,互非变量消去。 化简逻辑函数 …提取公因子A …应用反演律将非与变换为或非 …消去互非变量后,保留公因子A,实现并项。 5.3.6 逻辑函数的化简 并项法的关键在对函数式的某两与项提取公因子后,消去其中相同因子的原变量和反变量,则两项即可并为一项。 提取公因子BC 消去互为 反变量的因子 提取公因子B 消去互为 反变量的因子 提取公因子A 利用反演律 提取公因子A 消去互为 反变量的因子 2) 吸收法 利用公式 将多余项AB吸收掉 化简逻辑函数 …应用或运算规律,括号内为1 …提取公因子AC 3) 消去法 利用公式 化简逻辑函数 …提取公因子C …应用反演律将非或变换为与非 消去与项AB中的多余因子A …消去多余因子AB,实现化简。 利用公式A=A(B+B),为某一项配上所缺变量。 配项 运用分配律 提取公因子 利用公式A+A=A,为某一项配上所能合并的项。 配冗余项 配冗余项 运用吸收律消去互非的变量 4) 配项法 应用吸收律化简 将函数 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提取公因子C …应用非非定律 …应用反演律 …消去多余因子AB …消去多余因子C …得到函数式最简结果 采用代数法化简逻辑函数时,所用的具体方法不是唯一 的,最后的表示形式也可能稍有不同,但各种最简结果的 与或式乘积项数相同,乘积项中变量的个数对应相等。 用代数法化简下列逻辑函数式。 AC 1. F=ABCDE+ABC+AC 2. F=AB+ABD+AC+ACE 3. F=ABC+ABC+ABC+ABC 4. F=ABC+AB+AC AB+AC AC+AB A 5. F=(A+B)(A+C) A+BC 1化简逻辑式 B A F 0 0 0 1 0 1 0 1 1 1 1 0 2列出真值表 由真值表可看出:输入AB相同时,输出为0;输入AB相异时,输出为1。显然,这是一个异或门电路,具有异或功能。 3指出逻辑功能 应用代数法化简逻辑函数式 …应用了反演律 …还是应用了反演律 …应用了分配律 …应用了吸收律,得到最简形式。 化简 2 3 4 5 1 当输入A、B、C中有2个或2个以上为1时,输出F就为1,否则输出F为0。 分析下图所示组合电路的功能。 应用了反演律 写出逻辑真值表 由真值表数据分析 分析下图所示组合电路的功能。 1 2 3 应用了反演律 应用了吸收律 由最简式可直接看出: 电路输出只与输入AB有 关,且具有与非功能。 步骤4可省略 ! 1. 分析下图所示逻辑电路的功能: A B 1 F ≥1 1 2. 分析下图所示逻辑电路的功能。 A B F ≥1 ≥1 ≥1 ≥1 同或功能 同或功能 本章学习结束。Goodbye! 由晶体管开关元件构成的逻辑电 路,工作时的状态像门一样按照一定的条件和规律打开或关闭,所以也被称为门电路。门开 ——电路接通;门关——电路断开。 何谓与门 电路? 逻辑门电路是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元件。 显然我们所说的逻辑门实际上就是前面讲到的电子开关,这种电子开关能按照一定的条件去控制信号的通过或不通过。 门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所以门电路又称为逻辑门电路。 基本逻辑关系有“与”、“或”、“非”三种,下面通过例子说明逻辑电路的概念及“与”、“或”、“非”的意义。 (1) “与”门电路 D1 A D2 B +UCC R F “与”门电路 一个“与”门的输入端至少为两个,输出端只有一个。 ①输入中只要有一个为低电平0时,该低电平二极管就会迅速导通,输出F将被钳位至低电平0;其余为高电平的输入端,其端子上串接的二极管呈截止态。 ②输入全部为高电平3V时,输入 端上串接的二极管同时导通,输 出F被钳位在高电平“1”。 “与”门逻辑电路图符号 F A B 注意:分析过程中与门电路输入 端上串接的二极管,都是按理想 二极管处理的,即导通后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二节:月球和地月系.pptx
- 第二讲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ppt2.ppt
- 第二节 气候2.ppt
- 第二讲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ppt
- 第二节:新文化运动.ppt
- 第二节:麦类害虫.ppt
- 第二讲 飞机设计的依据.ppt
- 第二讲-matlab数学建模之数值计算.ppt
- 第二讲 皮肤知识(08-03).ppt
- 第二节 气候2(鲁教版).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