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节:麦类害虫.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麦类害虫

第二节: 麦 类 害 虫 一、麦蚜类 山东麦类蚜虫主要有: 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 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l 禾缢管蚜Bhopalosiphum padi L 麦蚜刺吸小麦叶、茎、穗的汁液,被害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严重者叶片变黄,全株枯死。 几种蚜虫经常混生,二叉蚜较少,主要是长管蚜及禾缢管蚜,特别是麦长管蚜为害小麦穗期最重; (一)形态特征 麦长管蚜: 有翅成蚜体长:2.4-2.8毫米, 体色头胸部黄、褐色,腹部绿色、红色等,体背两侧具4、5个褐斑;触角暗褐色;第三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孔6-18个,第五、六节各生1个。第六节鞭部较基部长4-5倍。前翅中脉分3支;腹管长,圆筒形,端半部有网纹,末端黑色,尾片长大。 禾缢管蚜: 有翅成蚜体长:1.4-1.8毫米。体色:头胸部黑色,腹部暗绿色带紫褐色,体背两侧及腹管后方中央有黑色斑点;触角短,约为体长的一半,黑色,第三至六节覆瓦状; 前翅中脉分2支;腹管中等长,圆筒形,中部膨大,端部细;尾片不长。 麦二叉蚜: 有翅成蚜体长1.4-1.7毫米, 体色头胸部灰黑色,腹部绿,体背中央具浓绿清晰纵线;触角一般比体短,约为体长的3/5,第三节有圆形次生感觉孔5-9个,排成一行。前翅中脉分2支;腹管较短,圆管形,顶端稍膨大,暗黑色,基部有横皱纹;尾片短小。 (二)发生规律 三种麦蚜在小麦生育过程中,出现时间早、晚及蚜量各不同。 早春小麦起身初期二叉蚜占90%以上。 小麦起身后至抽穗期,禾缢管蚜占60%一80%。 抽穗后至乳熟期以长管蚜为主,占90%以上。 麦二叉蚜多以无翅成蚜或高龄若蚜在麦根茎部表土下或根丛间土缝中越冬。在北纬36度以北的地区,还可以卵在麦叶上越冬。 其出现最早,但自小麦起身至孕穗期蚜量上升缓慢,灌浆期以后蚜量激增,尤以三类麦田蚜量最多,形成明显的高峰。 其在小麦拔节至扬花期前,都在植株的下部叶背为害,扬花期后,大部集中在幼嫩的分蘖上为害,后逐渐上移,到小麦灌浆且熟期,大部转移到上部叶背为害。 二叉蚜为害麦叶表现出枯黄色斑点,密度大时,黄斑可连成片而使叶片枯死,为突出的为害特点。 麦长管蚜 以无翅成蚜、若蚜在麦根表土下越冬。其耐寒力仅次于二叉蚜,虽遇寒冬,如天气转暖,仍可出土为害。来年小麦返青期开始为害,此时蚜量缓慢增加;小麦拔节期产生有翅蚜在麦田迁飞扩散。 孕穗期以后蚜量激增,抽穗期到灌浆乳熟期蚜量达到高峰,此时小麦受害最重;此后,麦株老化,蚜量迅速下降。 禾缢管蚜 ?在北方寒冷地区(年均温12℃以下),秋末迁飞至木本寄主如苹果、山楂、梨上产卵,以卵越冬; 在平均气温12℃以上的地区,在12月下旬,以无翅成、若蚜在小麦根茎处及土块缝隙中越冬,当冬季气温较高时,仍能活动为害。 小麦起身期(3月下旬)开始,蚜量迅速增长,到抽穗期形成一个高峰。 该蚜在扬花期前,主要分布在麦株下部叶片背面;灌浆期后有72.4%的蚜量上移至麦株上部叶片背面或穗部为害。 小麦抽穗前期,麦蚜主要在麦株下部叶片为害,后随小麦的生长而上移至上部叶片为害,一般在叶片正面;小麦抽穗后,90%以上的蚜量集中在穗部为害,受害后,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黄而死,严重影响产量。 麦收时在蚜群中产生大量有翅蚜,迁移到鹅冠草、马唐和自生麦苗上,也有迁移到春作物幼苗和芦苇上繁殖为害。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麦二杈蚜:该蚜喜低温干燥的环境条件,有耐低温的能力,以16-20℃时对蚜虫繁殖最有利。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5-67%,低于60%条件下,其繁殖速率和耐高温能力还有所提高。 麦长管蚜:该蚜喜高温中湿,耐低温能力不及二叉蚜,在8℃以下活动力不强,适温度为16-25℃,相对湿度58%一80%。当温度达28℃以上,相对湿度27%以下时,对其发育、繁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禾缢管蚜:该蚜喜高温高湿,不耐干旱,因此多分布在茂密的丰产田内。 (四)防治技术 1、防治适期 ????小麦播期愈早,蚜量愈大,因此秋苗期对于秋分前、后播种的麦田,应采取药剂拌种或早期喷药治蚜防病,对于寒露以后播种的麦田,秋蚜较轻,一般不治。小麦抽穗后,以防治麦长管蚜为主,防治适期应在蚜虫发生初盛期。 2、防治方法 ????在蚜虫发生的初期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同前。 二、麦蜘蛛类 我国麦蜘蛛类主要有三种: 小麦长腿红蜘蛛Petrobia latens Miiller,亦称麦岩螨,属叶螨科; 麦圆红蜘蛛Penthaleus mazor Duges,亦称大背肛螨,属叶爪螨科。 苜蓿苔螨 ,属叶螨科。 麦蜘蛛类的成虫、若虫均能刺吸寄主植物叶片的汁液,被害叶片呈现许多黄白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全部变黄枯萎。 (一)形态特征 麦长腿红蜘蛛: ??雌成虫:体长:0.6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