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
杨永梅 (新疆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摘要:利用哈密市1996年的土地详查数据和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进行综合研究。采用动态度指数、综合指数、变化率等方法,分析了以哈密市为代表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关键词:区域 土地利用 结构变化 新疆哈密市
0 引言
目前国内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多侧重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本文通过对哈密市1996年土地利用详查数据与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的分析,试图揭示以哈密市为代表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1 研究区概况
哈密市位于新疆东部,素有“新疆门户”之称。全市面积8.079万平方千米,东西约长404千米,南北宽约322千米,约占全疆总面积的4.8%。年均气温9.8℃,ge;10℃积温4038.3℃,年太阳辐射总量667063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数336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适宜棉花、葡萄、小麦、大枣、哈密瓜等农作物生长。
2 资料来源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系哈密市1996年和2008年各乡镇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域、交通用地及其它土地面积。
3 土地利用动态度测算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的表达式为:
式中,LC表示某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Ua、Ub表示时段内初期与末期某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表示研究时间。
由表1可知,哈密市耕地面积近13年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动态度都在0.01以上,草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由此可见,哈密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
4 综合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4.1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3]
哈密市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用地以及其它用地8个一级类型,将其分别赋予指数后,用其面积百分比相乘,计算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表达公式为:
式中:La表示土地利用的综合指数,Ai表示研究区内的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的分级指数(见表2),Ci表示研究区域内的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的分级面积百分比,n表示土地利用程度的分级数(n=4)。
4.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4]
式中:Lb,La表示b时间与a时间的区域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Ai表示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的分级指数,Cia,Cib表示区域b时间和a时间第i级土地利用程度的面积百分比。⊿Lb-a表示土地利用的变化量,R表示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率。若⊿Lb-agt;0,则表明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时期,否则该区域的土地处于调整时期或衰退期。
从表3可知,1996年哈密市土地利用综合指数是135.04,2008年为151.85,土地实际利用程度只达到理论可利用程度的50%多一点,说明土地利用程度还非常低,有待于通过加大人工种草种树、发展城乡建设和治理沙荒地等手段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程度。1996-2008年哈密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变化量为16.81,综合指数变化率为12.4,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还处于发展时期阶段。
参考文献:
[1]Turner BL, Clark W C, Kates R W, et al.The Earth as Transformed by Human Action: Global and Regional Changes in the Biosphere Over the Past 300 Year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李秀彬.???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8.
[3]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2):151-160.
[4]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J].地理学报,2000,55(4):407-41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门诊及收治住院基本病种、中医医疗技术目录.docx VIP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通关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推进指南(TCAQ10208-2024).docx
- 门诊质量管理基本内容.docx VIP
- 马工程管理学全章节(共16章&绪论)思维导图.pdf VIP
- 东芝(TOSHIBA)变频器VF-S11使用手册说明书.pdf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新泰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docx VIP
- 四年级奥数---格点与面积---(学生版).docx VIP
- 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doc VIP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人才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