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 2000多年前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问题:植物生长所需的物质来自何处? 认为:构成植物 体的原料是土壤 植物增加的重量=土壤减少的重量 海尔蒙特实验 五年后 1648年比利时海尔蒙特的实验 柳树增重80kg 土壤只减少0.06kg 结论:植物增重主要来自水分 1771年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思考: 1.该实验装置中玻璃罩有什么作用? 2.第一组实验中蜡烛熄灭、老鼠的死亡说明了什么?加入了植物后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3.前后实验的对比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看似简单,但后人做时很多时候不能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 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 结论1:只有在光下 植物才能更新空气。 结论2:植物体的绿叶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 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组成,科学家在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1845年,德国的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依据: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在暗处放置几小的叶片 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 暗处理 光照 酒精脱色 碘蒸汽处理 结论: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问题1:萨克斯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问题2:为什么对植物进行暗处理几小时? 问题3: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 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 为了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 进行自身对照 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 还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 问题4:脱色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叶片自身的颜色对实验颜色观察的产生影响 光合作用 1、原料: 2、产物: 3、场所: 4、条件: CO2 H20 O2 淀粉(糖类) 叶绿体 光 多种酶 光合作用 2、反应式 CO2+ H2O (CH2O)+ O2 光能 叶绿体 1、定义: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思考:光合作用的O2来自CO2还是水? 同位素标记法: C18O2 CO2 H2O H218O 光照下的 球藻悬液 O2 18O2 A B 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H2 18O和C18O2 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 CO2+ H2O (CH2O)+ O2 光能 叶绿体 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M.Calvin)用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探明CO2中的C 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的转化途径。 卡尔文循环:CO2 → C3 → (CH2O) 1、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将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 ②光合作用需要CO2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课堂训练 C 2、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 A .a、b和d B.a、c和e C.c、d和e D.b、c和e B ks5u精品课件 1.在什么地方进行?即完成这项功能需要哪些结构支持 2.怎么进行的?即完成这项功能的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生理过程主要以化学变化为主) 3.需要什么条件?即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功能完成?各个阶段的变化的最适宜条件是什么?(与环境相结合、与自然现象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 * 思考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生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糖类 脂肪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直接 能源物质: ATP 最终能量来源: 太阳的光能 太阳光中有能量,我们制造出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捕获其中的能量并转化为电能。 绿色植物通过什么物质捕获光能呢? 韭黄 韭菜 缺少叶绿素 在植物绿叶中是不是只有叶绿素呢?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探究一 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 阅读课本97-98页内容,思考: 1.无水乙醇的作用?层析液的用途? 2.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目的? 3.实验过程中要求动作迅速并注意密封的原因? 4.画滤液细线有何要求?层析过程要注意什么? 5.通过层析后,滤纸条上会呈现出几条色素带?说明了什么? 1、提取色素: (1)研磨 快速、充分 材料:5g鲜叶,剪碎 药品 SiO2:使研磨充分 CaCO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五章-S7-200指令系统.ppt
- 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ppt
- 第五章-企业生命周期理论1.ppt
- 第五章 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ppt
- 第五章_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ppt
- 第五章_国际工程承包.ppt
- 第五章_所得税.ppt
- 第五章_建设项目技术经济评价.ppt
- 第五章__构建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网络OK.ppt
- 第五章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 第一节概述.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