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综合症的中医治疗.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干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口干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马惠 肖元强 董坚 (内蒙古包钢医院 014010)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87-01 口干综合症又称米古利兹氏病、舍格林氏综合症。临床上多发生在四十岁以上的女性,其病名在传统中医文献中无记载,但根据临床表现及其论治方法散见于许多有关中医古籍。例如针对口干、目干辨证属“燥证”或燥邪或风热导致相关疾病;对于干燥综合征累及关节酸痛、发热按“痹证”论治;如现代亦有学者提出“燥痹”之说。干燥综合征出现口渴、多饮属“消渴”范畴;临床表现:口干、眼干、唾液腺肿大、关节病等。 对口干综合征的治疗,应遵循“燥者濡之”的原则,根据补肝肾、养阴润燥、祛瘀解毒通络之法,中医治疗本病时强调辩证,所以在治疗上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遣方用药,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根据临床表现可从以下几型治疗: 1.胃阴虚、津液不足型 尚**、女、54岁、2005年7月17日初诊,患者近二月常感胃脘不适隐隐作痛,胃中灼热嘈杂,伴口干欲饮,大便干,舌红少苔,脉细略数,既往患干燥综合征四年。 中医诊断:燥证(胃阴虚、津液不足);治法:解表清肺,润燥止咳。方选玉女煎加减;(生石膏先煎25g、熟地12g、知母10g、怀牛膝10g、麦冬10g、芦根12g、玉竹10g、天花粉12g)七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二诊,胃痛减轻,偶有胃热,上方加玄参12g,加强养阴清热之效,再服七剂,诸证悉除。 2. 温燥伤肺型 宋**、女,63岁,2011年9月15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因口干目涩,关节疼痛,经检查后确诊为干燥综合征,经中药治疗半年,病情一直稳定。 五天前受风后出现口鼻干燥,伴咳喘、干咳少痰,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舌白少津,脉浮数。 中医诊断:燥证(温燥伤肺)。治法;祛风宣肺,润燥止咳。药用桑叶10g、石膏先煎25g、甘草10g、人参须5g、阿胶烊化10g、麦冬15g、杏仁10g、枇杷叶15g、桔梗10g、沙参15g、虎杖6g、鹿衔草9g七剂,每日一剂,诸证悉除。 3.肺肾阴虚型 赵**、女、61岁、2009年11月4日初诊,患者十年确诊干燥综合症,经中西药治疗,病情稳定。但近半年无明显原因,逐渐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声音逐渐嘶哑、伴咳嗽少痰,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中医诊断:燥证(肺肾阴虚)。治法:清肺益肾,养阴生津。方以百合固今汤加减;(生地12g、熟地12g、川贝10g、玄参12g、桔梗10g、沙参12g、青果6g、阿胶烊化6g、甘草10g、百合12g、麦冬12g、知母12g、山药12g)十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二诊,患者口鼻干燥、咽干咳嗽减轻,仍手足心热,上方加地骨皮10g、鳖甲6g,加强养阴清热之效。再服药十剂,患者咳嗽嘶哑缓解,口鼻干燥、咽干、手足心热,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二诊方再进十剂,诸证悉除。 4.肝肾阴虚型 杜**、女、52岁2、007年4月6日初诊,患者口鼻干燥半年,两目干涩,皮肤干燥,性情急躁,易怒,舌质红,少苔脉弦细。 中医诊断:燥证(肝肾阴虚)。治法:滋阴补肾柔肝。以一贯煎加减;(沙参15g、麦冬10g、生地12g、枸杞子10g、天花粉15g、山药15、白芍12g、玉竹10g、石斛12g、川楝子6g)14剂,每日一剂,水煎服;二诊口干、鼻干、目干减轻,效不更方,继续上方14剂,诸证悉除。 在以上各型中,由于病久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瘀滞情况,所谓久病多瘀,可见:四肢关节疼痛???或关节畸形,屈伸不利,腮腺肿大,皮肤粗糙或见黑斑,腰酸疼,口燥咽干,眼干涩,舌质紫暗,脉细涩。这时酌加活血化淤、通络之品,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傅宗翰.干燥综合征的辩证论治规律.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11(3). [2]颐延金.玉液汤加味治疗干燥综合征26例.实用中医药杂志.1994,4(15).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