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滋养教育的智慧——《细节决定教育成败》读后感.docVIP

细节,滋养教育的智慧——《细节决定教育成败》读后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节,滋养教育的智慧——《细节决定教育成败》读后感

细节,滋养教育的智慧——《细节决定教育成败》读后感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细节,滋养教育的智慧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读后感 福建省漳州第三中学 何淑珠 书名:《细节决定教育成败》 作者:周增文 出版: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2007年8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诸多细节,涵盖了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 这些方法简单易学,并且行之有效 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和培养,问题学生也会变成有出息的好孩子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将教你如何将素质的细节定格在孩子的脑海里,然后在他们需要指导的时候,左右他们的行为,这就是教育的精髓 第一部分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摘录 睁开你的眼,观察你的孩子,这是一种教育 拿起你的笔,记录下他们的成长,也是一种教育 这种无声的细节教育带给你有声的教育成果   性格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一蹴而就,而养成性格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接一个定格在孩子记忆中的画面组成的 当孩子要大摆生日宴会的时候,也许头脑中会突然闪现母亲储存硬币的画面,从而让他自觉地将银行卡从提款机里抽出;但也可能完全相反,如果被父亲打麻将一掷千金的画面替代,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会变得苍白无力 有时候成败的关键不在环境,而在过程中的细节 一些教育的小动作,或是眼神,或是动作,或是态度,这些常常被忽略的细节,是一套塑造孩子成才最精致的工具,从局部精雕细琢,在智商、财商、逆商、情商、德商、美商等多方面给你的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在理想的天空里飞翔!   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饥;授人以渔,才能为一世之本 素质教育就是交给孩子渔猎的方法,而不是仅仅给他们维持生命的粮食 这些解决本质问题的方法,就潜藏在家长平时的一言一行当中,只不过在此之前,很少有人注意到       第二部分 读书心得 反思能改变我们的心态,凝练我们的智慧,修炼我们的品德 反思使我们心里的阳光多起来,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细节决定教育成败》中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 一、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建立在对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引导上,孔子对教育细节的关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塑造学生人品,完善学生人格,就要对教育过程精雕细刻,只有重视细节的教育,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 方能就其高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教育不仅是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生存的能力和完善的人格,在这方面细节的教育必不可少 对学生讲道理不能说没有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触动学生的思想,还是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小细节抓起 教育工作是以教师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很强,教师居高临下的说教,喋喋不休的唠叨,带来的更多的是学生的反感,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学生并不一定会接受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教育的细节,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许多教育的难关就可以迎刃而解 曾看过这样一则报道:有个7岁的小女孩,在一所小学上一年级 一天放学回家,神采飞扬,脸上洋溢着笑容,心情看起来非常好,爸爸问其原因 你猜猜看?小女孩调皮且不无得意地说 今天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不是 上课老师表扬你了?不是 选上班干部了?不是 ......爸爸怎么也猜不出来 最后,小女孩附在爸爸的耳边悄悄地说:爸爸,今天中午,我在走廊上玩,班主任杨老师从我身边走过,她朝我笑了笑 还轻轻摸了摸我的头 爸爸,那种感觉真好!从此,每逢亲朋好友问她:老师对你怎么样?小女孩总会自豪地说:老师对我很好的!她朝我笑了笑,还摸了摸我的头,那种感觉真好! 原来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笑容是那么慈爱,老师的抚摸是那么温暖!看来,能走进学生心灵的,往往是教师不经意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话语、甚至作业本上一个小小的五角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