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常见猪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场常见猪病

猪病学概述;猪瘟:(HC);猪瘟:(HC);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病,患病猪出现免疫缺陷及先天性震颤,多系统衰竭,易继发其它疾病,病猪往往不出现免疫应答。 1、病原: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猪圆环病毒。属DNA病毒,分PCV-Ⅰ和PCV-Ⅱ两型,分别为引起先天性震颤和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病原。肾病皮炎综合症的病原为PCV-Ⅱ。 2、流行情况:1982年发现,被描述为猪肾细胞系污染物,1991在加拿大确定为园环病毒,1994年有引起先天性震颤病原的报道,首次爆发于1996年,我国1999年进行血清学调查表明,我国许多猪场均存在猪圆环病毒,并分离到PCV-2。现在世界各地的猪群中大都有PCV-2存在,现已被各国养猪界认为是危害养猪业的第一大疾病。 3、传染源:病猪和带毒猪,成年猪往往带毒不发病,但生长缓慢,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尚不清楚。 4、症状:猪圆环病毒流行广泛,血清阳性率高达30-95%,常发生于6-16周龄的仔猪,表现为:被毛粗乱,消瘦衰弱,光吃不长,淋巴结肿大,皮肤上起丘疹,排石灰水样尿液。有的病猪出现先天性震颤,继发感染时食欲减退,呼吸困难、腹泻等,注射疫苗后不产生免疫应答。 5、剖检变化:先天性震颤尚未见剖检病变,感染PCV-2时可见病猪营养不良,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严重消瘦;所有淋巴结均明显肿大(大3-6倍),切面呈匀质白色;肺脏肿大色淡,脾脏前期肿大,后期萎缩;1、病原:动脉炎病毒科PRRS病毒,属RNA病毒,分A亚群和B亚群。 2、流行情况:PRRSV于1995年传入我国,现已传遍我国各养猪生产基地,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3、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病猪和康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康复3个月内仍可带毒排毒。可通过呼吸道及交配传播,也可通过垂直传播和风媒传播。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 4、症状:母猪感染发病后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发热。A亚群感染时耳部发紫,腹部及阴门青紫色,鼻盘紫红色,有时出现呼吸困难,往往在妊娠后期(产前10日内)发生死胎,足月生产,产出胎儿有死有活,死胎与正常胎儿不大一致,外观一致。 仔猪往往表现为食欲不振??发热(持续1-3天),呼吸困难,被毛粗乱无光、发育迟缓,耳、鼻、肢端发紫。有时出现眼脸水肿。 老龄猪或育肥猪往往只表现一过性食欲不振,轻度呼吸系统症状及耳朵微紫现象,但可因继发感染而加重。公猪有时可见阴囊水肿、睾丸单侧性肿胀等。 5、病理变化:肺脏常有多灶性或弥漫性黄褐色或褐色的肝变。脾脏肿大,心脏肿大并变圆、变软等。 ;1、病原: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猪细小病毒,属DNA病毒,该病毒抵抗力强,在自然界中能存活9个月之久。 2、流行情况:1967年在英国首次发现,目前世界各国均有流行和报道,我国80年以后从各地相继分离到PPV,现该病几乎存在于所有猪场。(该病抗体的半衰期长,母源抗体易干扰免疫注射) 3、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传染源是感染母猪、公猪及持续性感染的外表健康猪。怀孕55天以内感染的仔猪可终生带毒排毒,经消化道、呼吸道及交配传染和垂直传染。 4、症状:该病通常为亚临床形式,主要危害母猪,往往发生流产,并多发生于初产母猪,流产胎儿大小不一,多为木乃伊胎,大多木乃伊全身发亮。母猪可再度发情怀孕,但产仔数明显减少,也可能既不发情也不怀孕,还有的母猪发情不正常,返情率升高,妊娠期延长或产仔间隔时间延长等。 5、病理变化:除子宫轻微炎症外,无其它特征性病变。 ;1、病原:微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属RNA病毒。七个病毒型即A、O、C、SAT1、SAT2、SAT3、Asia1其亚型有A型32个、O型11个、C型5个、SAT1型7个、SAT2型3个、SAT3型4个、Asia1型3个。易发生变异,常有新的亚型出现。 2、流行情况: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隐性感染严重。但北美、中美及日本无此病。 3、传染源:患病、带毒的家畜和野生动物。 4、传播途径:病畜水疱皮、水疱液、分泌物、排泄物经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染。 5、易感动物:偶蹄兽(牛-指示器、羊-存储器、猪-放大器) 6、症状:季节性:冬春季易发,春季为流行盛期。多为周期性流行,隔1-2年或3-5年流行一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口腔粘膜、蹄部出现红、肿、热、痛及水疱,甚至蹄壳脱落,母猪乳房上出现烂斑,称之为“三烂+突死”。哺乳仔猪多呈胃肠炎或因心肌炎而急死。 7、病理变化:口蹄部有肿胀、水疱、溃疡,心脏变硬、血管怒张,心腔积血或出现胶冻样物、“虎斑心”等。 ;冠状病毒:包括TGE PED;弓形体病:;焦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猪沙门氏菌病:;猪大肠杆菌病:;猪痢疾;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丹毒;???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 (猪肺疫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