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处理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真菌处理要点

侵袭性肺念珠菌病 临 床 诊 治 要 点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侵袭性真菌病(IFD) invasive fungal diseases ?侵袭性:指真菌直接侵犯(非寄生、过敏和 毒素中毒)深部组织致组织病理损害 ?病:临床疾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 2002 2007 一、侵袭性真菌病定义的要点 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病原真菌 条件致病菌 致病性双相真菌 念珠菌 类酵母样菌 组织胞浆菌 双相样菌 曲霉菌 霉菌组 球孢子菌 毛霉菌 接合菌 芽生菌 隐球菌 酵母菌 马尼菲青霉 肺孢子菌 卡氏肺孢子虫 孢子丝菌 镰刀菌 暗色真菌 毛孢子菌 枝顶孢霉 二、临床流行病学要点 念珠菌在真菌中的分离率最高 2010年中国CHIF-NET 念珠菌中白念占 50% ~ 70% ARTEMIS 研究总体结果 2001-2009年中国 5 家医院的念珠菌菌种分布(%) 2010年中国CHIF-NET 院内获得性真菌侵袭性感染中念珠菌仍然为首位 内源性感染是主要途径 念珠菌 SBI 为严重问题 1978:是院内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第5位) Ann Intern Med, 89;91-106 1999:是院内菌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第4位) CIDAnn, 29;239-244 1999:念珠菌BSI发生率8~10/10万,老年为45/10万 CID 1999, 29:1164 2003:念珠菌 BSI 中光滑等非白念在增加 Lancet Infect Dis 2003, 3:685 侵袭性真菌病病死率的演变 曲菌 白念 侵袭性念珠菌病病死率 Tortorano et al., EJCMID 2004; 23: 317 %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死亡率较高 P0.001 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ICU患者,其死亡率高达67.8% 侵袭性真菌感染* 未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 26.6% Guo-Hao Xie et al. Critical Care. 2008;12:R5. 一项自2004年12月至2005年11月对10所医院的318例外科ICU患者进行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流行病学。 *侵袭性真菌感染根据微生物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测标准证实。 死亡率(%) ? 念珠菌属仍然是侵袭性真菌病最常见的病原真菌 ? 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归因病死率高达 47% 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IDSA 2009 Pappas PG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503–35. 三、IFD 诊断要点 IFD 诊断模式 发病高危因素 宿主因素、医源性因素 临床相关表现 症状、体征、X 线表现 微生物学依据 涂片、培养、相关抗原抗体检测 病理组织学结果 组织病理学、组织病原学 疑诊 临床诊断 确诊 ? ? 诊断的核心因素之一: 发病危险因素 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有: ?使用广谱抗生素 ?使用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静脉高营养 ? ICU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粒细胞缺乏 ?置入人造装置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念珠菌病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IDSA 2009 Pappas PG et al.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8:503–35. 念珠菌定植 严重基础疾病 既往手术(特别是肠道) 入住ICU天数 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菌发病高危因素 侵袭性念珠菌病危险因素的临床认知与评估很重要 危险因素( *为独立危险因素) 在感染中可能的作用 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促进真菌定植 肾上腺皮质激素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