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热药及药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 清热药及药膳

第二节 清热药及药膳 【清热药】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清热药。 【性味归经】多寒凉. 【功效】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 【主要用途】表邪已解、里热枳盛而无积滞的里热病症。如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 【应用注意】药性寒凉,易伤脾胃,影响运化,故对于脾胃虚弱者,应适当辅以健胃药或养阴药。 实热 外感热病之里热证 热(火)毒 外感疫毒化火 内伤郁火成毒 气分,营分,血分 气血两燔,暑热证 虚热 热病后期,阴液太伤 杂病内伤,阴虚生内热 外感风邪郁久伤阴 分类 清热泻火药 清热润燥药 清热凉血药 清热解毒 清虚热药 四季的蔬菜水果具有清热作用,如苦瓜、丝瓜、 西瓜等 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天花粉、淡竹叶等 清热燥湿药:黄连、黄柏、黄芩、苦参等 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赤芍、犀角等 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 、熊胆、金荞麦、绿豆等 清虚热药:地骨皮、青蒿、银柴胡 【性状鉴别】 ①毛知母为带皮的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微弯曲,一端 较粗,一端较细,偶有2~3分歧,长3~17厘米,直径0.8~2厘 米。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平坦。    无臭,味甘而苦,带粘性。    以肥大、质硬、表面被金黄色绒毛、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瘦长、形扁、外毛灰黑、内色暗者为质次。    ②光知母又名:知母肉。为去皮的干燥根茎。    较毛知母瘦小,长约3~13厘米,直径约1厘米。    质硬,易折断,断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的显筋脉点,水浸后 有粘液。    气味同毛知母。    以肥大、滋润、质硬、色黄白、嚼之发粘者为佳。 【化学成分】主含皂甙。    根茎含总皂甙约6%,从中检出6种皂甙。    根茎尚含多量的还原糖和粘液质、鞣酸、脂肪油等,又每克含尼克酸188微克。 【药理作用】 ①抗菌作用知母煎剂在琼脂平板上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也有抑制作用,在沙伯氏培养基上,对某些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癣菌也有些抑菌作用。 ②解热作用 ③其他作用浸膏给家兔静脉注射,小剂量(0.5毫升浸膏中性原液)时对呼吸及血压均无影响,中等量(1~3毫升)能抑制呼吸,血压亦轻微下降,大量(7毫升)则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导致死亡。    浸膏液(0.001~1%)对在位蟾蜍心脏,低浓度无显著影响,中等剂量抑制,大量则麻痹心脏。     知母干浸膏(6克/公斤)给正常家兔注射后,未见对血糖有何影响,醇提取物可引起暂时性的血糖升高。 【性味归经】苦,寒。入肺、胃、肾经。 【功效】滋阴降火,润燥滑肠。  1、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  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  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2、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  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  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3、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 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使用注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宜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白虎粥 【原料】知母10g 生石膏50g 粳米50g 【制作】 1、知母洗净,生石膏打碎,用净纱布包好; 2、将粳米洗净,各料入锅内,加水适量; 3、煮至粥熟,去药包即成。 【效用】滋阴养胃,清泄胃火。 【适应】适应于胃中郁热者及便秘等症。 药材:纤维状集合体,长块状,板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体重质软,指甲能刻划,条痕白色。易纵向断裂,手捻能碎,纵断面具纤维状纹理,显绢线光泽,无臭,味淡。 用生石膏外,还用煅石膏,方法是将生石膏块置耐火容器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也称熟石膏,洁白或粉白色条状或块状,表面松脆,易于剥落,光泽消失。 石  膏 来源  为一种矿石含水硫酸钙。 生石膏/熟石膏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1,清热泻火,除烦止渴,适于热病烦渴。 a.气分实热,高热口渴;气血两燔,壮热发斑。 b.邪热郁肺,高热喘急,每伍麻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