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4.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合成抗菌药4

常在用药剂量过大 、有精神病和癫痫病史 、与茶碱、NSAID合用时出现。 对结核杆菌、沙眼衣原体及部分厌氧菌有效。胆汁浓度为血浓度7倍。 第三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 ?其他合成抗菌药 母核:4-喹诺酮 发展简史 第一代:萘啶酸(62年) 第二代:吡哌酸(73年) 尿浓高、血浓低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80年代) 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第四代:(90年代)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 一、喹诺酮类 quinolones (一)共同特性 抗菌谱广:G+球菌(含产酶金葡)、G-菌(含铜绿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 、结核杆菌 抑制DNA的合成产生杀菌作用 与其他类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 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 广泛用于 “四道” 、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药效、药动、应用] 切断后侧双链 (-) 在前侧封闭切口 负超螺旋DNA (-) 1.与DNA回旋酶A亚基结合 (G-) 作用机制 正超螺旋DNA 喹诺酮类药物 2.与拓扑异构酶IV结合(G+) 解环连 环连体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特点及应用 诺氟沙星(氟哌酸) 对肠杆菌科及绿脓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对金葡菌和产酶金葡菌有良好抗菌作用 用于尿路、肠道及皮肤和眼部的感染。 胃肠反应、头痛和皮疹 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 广谱 用于耐药的G-杆菌引起的“三道”感染;骨 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诱发跟腱炎、跟腱撕裂 老人和运动员慎用 氧氟沙星(氟嗪酸) 广谱 呼吸、泌尿生殖、胆道、皮肤软组织及盆腔感染;伤寒、副伤寒;与其他药合用于难治性结核病 主要为胃肠反应。 肾功不全应减量 (80%原形由尿排出) 左氧氟沙星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2倍 洛美沙星 抗菌活性相似或低于氧氟沙星(对厌氧菌活性低) 用药时应避免日光照射 (对小鼠皮肤具有光敏作用)致癌作用) 莫西沙星 为第四代。抗菌谱广且活性明显高于第三代 用于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ADR 发生率低,几乎没有光敏反应。 药物发展史 为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是最早用于临床的合成抗菌药。随着抗生素的问世,磺胺药的应用逐渐减少。70年代中期,发现磺胺类药与甲氧苄啶合用抗菌作用明显增强,磺胺类药再次受到临床重视。本类药的主要优点为: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对流脑、鼠疫有较好疗效。 二、磺胺类药 耐药性 同类有交叉耐药 异类无交叉耐药 抗菌作用与机制 抗菌谱较广 链、肺、脑、淋、大肠、志贺、布氏杆菌、变形、沙门、沙眼衣原体等 影响叶酸代谢而抑菌 谷氨酸 +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 对氨苯甲酸 一碳单位 (PABA) 核酸合成 ↑ 磺胺类 ↑ 甲氧苄啶 (TMP) 磺胺类药物能否与甲氧苄啶合用?能 ①增强抗菌作用 ② 延缓耐药性 1.全身性感染 短效 磺胺异恶唑(SIZ) 尿路感染 长效 磺胺甲氧嘧啶(SMD) 少用 中效 磺胺嘧啶(SD)和磺胺甲恶唑(SMZ) SD — 流脑首选 SMZ — 泌尿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 与甲氧苄啶合用 常用药物及临床应用 2.肠道感染 柳氮磺吡啶(SASP) 抗炎、抗菌、免疫抑制,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 3.外用药 磺胺嘧啶银(SD-Ag)和磺胺米隆(SML) 烧伤、创伤伴绿脓杆菌感染 磺胺醋酰(SA) 治疗眼疾 1.过敏:皮疹。询问用药史,注意观察皮肤变化 2.肾毒性:结晶尿、血尿(酸性尿中析出结晶) 碱化尿液,提高溶解度;多饮水 3.造血系统损害:首先粒细胞减少 定期检查血常规 4.神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