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_师德师风讲座
第二讲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本质(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道德一样,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受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 1、教师道德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 (1)社会经济关系是师德的客观物质基础。 教育劳动作为社会活动的特殊领域,任何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选择并不是随心所欲、自由决定的,而是必须依据社会物资生活条件,依据社会经济关系来选择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知识、品德和才能也不相同。 1、教师道德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 (2)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教师职业道德的变化。师德,也要与时俱进 教师职业道德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但不能理解为如影随形地同步发生。 教师职业道德传统有巨大的稳定性和惰性,它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经济的变化。 1、教师道德根植于社会经济关系 (3)社会经济条件对教育目的和人才模式的影响 教师职业道德,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根源所在,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受社会经济条件制约,由其经济关系、经济结构中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 2、教师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1)阶级性 社会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师德鲜明的阶级性 一方面,一定阶级的教师,提出符合一定阶级利益的师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向教育提出符合本阶级利益的师德要求。 社会主义师德,体现着无产阶级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师德的阶级性,要求教师以对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明确自己的神圣职责。 (2)继承性 虽然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但教育劳动还是有其共性的: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由教育活动的本质和目的决定 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文化知识、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体力、增强人的体质,培养人的品德、塑造人的心灵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教师职业道的基本原则是教书育人。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本质 1、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可以这样表述: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通过政治、法律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通过培养人才间接为经济服务的。 明确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就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弄清教育过程中教师所处的复杂关系地位,明确教育中的各种关系;二是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忠诚教育事业的责任感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2)教育活动环境的群体性; (3)教育活动对象的反馈性 2、教学利益是教师道德的基础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任何道德都是特定利益或利益关系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师德的实质就是教师怎样使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得到实际益处。”简言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实际教益是师德形成的基础。 教学利益按主体构成的不同,包括了教师个人利益;学生个人利益;教师群体利益三个层次: (1)教师个人利益:社会工作环境和条件;要求自己的劳动成效显著并以此完善人格;劳动成果得到尊重并得到相应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 (2)学生个人利益: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 (3)教师群体利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最有利条件;人们之间的协作与配合; 社会的教育利益包括: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统治阶级的要求、教育事业本身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教育过程中的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如“大锅饭”时期,大家没有积极性,市场经济调动了积极性,又出现了“眼镜蛇”现象。 3、教育事实是教师道德存在的前提 教育事实,教师作为积极的主体,处理教育过程中各种复杂关系的合理的教育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具有道德价值的社会关系(教学关系)。 3、教育事实是教师道德存在的前提 (1)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 教师道德如果内化为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就能使教师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履行个人已接受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