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苗族历史及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苗族历史及文化

苗族历史及文化(讲义) 一、松桃苗族历史 苗族源自东夷,发祥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和黄河中下游流域。 根据汉文献记载和苗族心史以及考古发现,苗族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代东夷、九黎、三苗。大量的先秦典籍记载,7000前左右,在我国的东南部生活着一个原始人类群团,称夷族,号东夷,伏羲是东夷集团的大酋长。历史学家考证,苗族源自伏羲女娲。苗族心史传说,伏羲女娲是洪水滔天后兄妹成婚繁衍人类的苗族祖先。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芮逸夫在《苗族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一文中写道:“现代的人类学者实地考察,才得到这是苗族传说。据此,苗族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本为兄妹,遭遇洪水,人烟断绝,仅此二人存。他们配为夫妇,绵延人类。”据考古印证,苗族老家在东方,就在海边边,天水紧相连。苗族先民在向北拓展的过程中,由松散的氏族逐步组成较大的若干部落,进而又由若干部落形成一个大的部落联盟,这个大的部落联盟称叫“九黎”。“九黎”不断开拓进取,成为东方最强大的部落联盟。蚩尤就是“九黎”部落联盟的大酋长。 此时,炎帝部落从西北渭水流域沿黄河南岸向东扩展,在河北遇到“九黎”部落联盟,两大部落集团和平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战争,炎帝部落节节败退,“九隅无遗”。炎帝部落在向西北败退中与从西北高原沿黄河北岸向东挺进的黄帝部落在阪泉遭遇。黄帝与炎帝“三战而克之”。阪泉之战,炎帝部落战败后与黄帝部落组成炎黄部落联盟。炎黄部落集团与“九黎”部落联盟集团相遇后曾经和平相处,不久发生了战争。战争初期,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处于优势,黄帝总是打败仗。《龙鱼河图》载:“蚩尤摄政,有兄弟八十一人。”“造立兵杖、刀、戟、大驽,威震天下。”《太平御览》载:“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涿鹿大战,传说黄帝得九天玄女和应龙的帮助,最终擒杀蚩尤。涿鹿之战,蚩尤被杀,“九黎”惨败,“流血百里”,苗族从此开始了历史性的南迁。几百年后,向南撤退的“九黎”部落联盟又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强大的部落联盟,史籍记载为“三苗”或“三苗国”。 《战国策.魏策》载:“昔日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国语.楚语》曰:“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三苗国势力强大,分布很广,以洞庭湖、彭蠡(鄱阳湖)为中心,南边越洞庭湖到了衡山一带,北边到了陕西岐山一带。三苗国存在于尧、舜、禹时代。尧、舜、禹一直没有停止过征服“三苗”的行动。《吕氏春秋.召类篇》云:“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史记.五帝本纪》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鹳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为了征服三苗,舜除武力征伐外,还采用了文教感化政策。《说苑.君道》云:“有苗氏不服,禹欲伐之,舜不许,曰:谕教尤未竭也,乃谕教焉,而有苗氏请服。”禹继舜位后,对三苗发动了大规模的征讨。《墨子.兼爱篇》记载禹出师征三苗的誓言:“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咨。”其中不乏侮辱诋毁之词,但从禹切齿的檄文中可看出三苗的强大以及敢于血战到底的决心。禹对三苗的战争相当惨烈,结果三苗集团遭到惨败。《墨子.非攻下篇》载:“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于市,夏冰、地圻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高阳乃命玄宫,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电诱祗。有神人面鸟身,若瑾以待。搤矢有苗之祥,苗师大乱,后乃遂几。”三苗部落集团被打垮后,文献不再有“三苗”的记载,禹传位于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经夏代几百年的发展,至商周时期,三苗后裔又在以荆州为中心的地域聚集起来。史籍将其称为“荆”、“荆蛮”、“蛮荆”、或“荆楚”。“苗”“蛮”可以互相音转,都有m这个音。明田汝成《炎徼纪闻》云:“苗人,古三苗之裔也,自长沙沅辰以南尽夜郎之境,往往有之,与民杂处,通曰南蛮。”伍新福在《中国苗族通史》中写道:“三苗集团瓦解后,分布于荆州的广阔山泽和偏远地带的三苗后裔,经过数百年较为和平的发展后,势力又强盛起来。当他们同中原华夏族发生接触和冲突时,中原人不再把他们叫做‘三苗’、‘有苗’,而以地命名,称之为‘荆蛮’、‘蛮荆’、或‘荆楚’。其实他们都是三苗的后裔”。 楚族的发祥地和楚国最初数百年的活动范围是在荆州之域,即三苗集团的活动范围。从楚族文化及楚族的祖源意识看,楚族先民就是三苗的后裔。楚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崇巫信鬼。《汉书.地理志》载:“楚地,信巫鬼,重淫祠。”《汉书.郊祀志》载:“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苗族先民发明的巫文化影响深远,楚沿袭之。屈原《楚辞》中有不少词句用汉语解释不通,用苗语理解就很顺畅。因楚族是三苗的后裔,所以历来受到华夏诸国的歧视。《国语.晋语》载:“楚为荆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