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展PPT
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治进展;;定 义;定 义;美国儿童感染脑膜炎致病菌分布;广州2005-2009细菌性脑膜炎致病菌分析;病因及发病机制;Figure 1 Location of barrier sites in the CNS.;Figure 2 Cellular constituents of the blood–brain barrier.;Figure 3 Pathways across the blood–brain barrier.;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如鼻窦炎、中耳炎、眶蜂窝织炎、乳突炎可扩散波及脑膜;脑和脊髓的侧面模式图; 静脉;细菌性脑膜炎是以脑膜为主的炎症改变:1)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2)弥漫性脑水肿; 3)闭塞性小血管炎。; 细菌/毒素 宿主导致炎症反应 释放细胞因子(IL-1,IL-6、TNF-α) 刺激细胞表达受体 细菌与内皮细胞结合 侵入蛛网膜下腔 细胞溶解、细菌产物的释放 与Toll样受体结合 瀑布式炎症反应 脑水肿加重/颅内压升高/脑血流改变等 各种临床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高热、嗜睡、烦躁、惊厥,继而发展成意识障碍、谵妄或昏迷,甚至早期休克。
脑膜刺激征:包括颈项强直、克氏征(Kernig)和布氏征(Brudzinski)阳性。颅内压增高:持续性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严重者可引起脑疝,呼吸衰竭、心率减慢、血压升高。
瘫痪表现:部分患儿出现Ⅱ、Ⅲ、Ⅵ、Ⅶ、Ⅷ颅神经受累或肢体瘫痪的表现。; 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起病隐匿,全身中毒症状越重脑膜刺激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越不典型。
常表现为刚出生时正常,数日后出现肌张力低下、少动、哭声微弱拒乳、嗜睡、呕吐、黄疸、发绀、呼吸不规则、惊厥等非特异性症状。发热或有或无,甚至体温不升。查体仅见前卤张力增高、颅缝分离,而少有其它脑膜刺激征。
在临床上极易误诊,唯有腰穿行脑脊液检查才能确诊。;患儿在治疗中脑脊液有好转,但体温不退或热退后复升
进行性前囟隆起、颅缝裂开、头围增大;
症状好转后,又出现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
头颅透光试验阳性,头颅B超、CT或MRI可协助诊断
而硬膜下积脓则是细菌性脑膜炎少见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其临床表现与积液相似,但更重。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2)脑脊液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价值
当脑脊液的糖1.7-1.9mmol/L,脑脊液白细胞数2000.0×106/L、中性粒细胞数1000.0-1180.0×106/L、蛋白2.0-2.2g/L、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0.23-0.35时,即应高度怀疑细菌性脑膜炎,其准确性在90-99%以上。按脑脊液指标的敏感性高低排序为:最敏感-脑脊液糖与血糖比值0.23-0.35,其次-糖1.7-1.9mmol/L,第三-蛋白2.0-2.2g/L,第四-中性粒细胞数1000.0-1180.0×106/L,最后-白细胞总数2000.0×106/L。;(3)细菌性脑膜炎早期脑脊液糖含量降低主要有3个原因:
1)脑脊液中细菌释放葡萄糖分解酶,致脑脊液糖减少;
2)细菌毒素致炎性代谢产物增加,抑制了细胞膜的葡萄糖转运功能;
3)脑脊液中大量白细胞对糖的消耗。
;(4)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原因是:
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脑膜刺激的结果。
(5)脑脊液蛋白增高的原因主要是:
脑血管或脉络丝通透性增加。通常脑膜炎越重,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通透性越高,导致脑脊液蛋白增高愈明显。
;(6)细菌性脑膜炎细菌学诊断方法
主要有脑脊液涂片、培养和乳胶凝集试验(LAT)和PCR,其中脑脊液涂片方法简单、易行,但细菌数量需在10/mL以上才为阳性,在未经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中阳性率可达80%-90%;脑脊液培养阳性率一般不高于15%-35%,少数可达阳性率为70%-85%。脑脊液检查前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其脑脊液涂片及培养阳性率可明显降低。;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检查特点;2.影像学检查
对于存在免疫缺陷、新发的惊厥、有可疑的颅内占位病变体征或中到重度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在腰穿前先行头颅CT或MRI扫描,其中MRI检查尤为重要,可有以下两种典型表现。
(1)硬脑膜-蛛网膜型:表现为颅骨内板下脑表面线条状强化,沿大脑镰、天幕走行,不深入脑沟,其发生与硬膜外炎症直接累及有关;
;(2)软脑膜-蛛网膜下腔型:表现为脑表面弯曲细线条状强化,可深入脑沟,显示脑沟、脑池轮廓…,以血源性感染多见。
异常强化的脑膜能否延伸至脑沟是区分上述分型的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