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脑梗死-教学的查房PPT
现代医学;脑梗死的概念;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①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②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③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④双眼向一侧凝视;
⑤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⑥眩晕伴呕吐;
⑦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⑧意识障碍或抽搐。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2
; 1.颅脑CT
多数脑梗死病例于发病后24小时内CT不显示密度变化,24~48小时后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如梗死灶体积较大则可有占位效应。
如病灶较小,或脑干、小脑梗死CT检查可不显示。
值得注意的是,病后2~3周(亚急性期)梗死区处于吸收期,此时因水肿消失及吞噬细胞的浸润病灶可与脑组织等密度,导致CT上不能见到病灶,称“模糊效应”,需强化方可显示。 ; 与CT相比,MRI具有显示病灶早,能早期发现大面积脑梗死,清晰显示小病灶及后颅凹的梗死灶,病灶检出率为95%。
脑梗死数小时内,病灶区即有MRI信号改变,呈长T1、T2信号。
功能性MRI如弥散加权MRI可于缺血早期发现病变,发病后半小时即可显示长T1、长T2梗死灶。
增强MRI比MRI平扫更为敏感。
头颅CT或MRI是诊断脑梗死的金标准,只要有条件,应常规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急性期脑梗死;; DSA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
的部位,可显动脉炎、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 ;DSA; 通常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大面积
脑梗死压力可增高,出血性脑梗死脑脊液可见红细
胞,如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已经确诊为脑梗死,
则不必进行脑脊液检查。;
经颅多普勒(TCD)可发现颈动脉及颈内动脉的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或血栓形成。
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助于发现心脏附壁血栓、心房粘液瘤和二尖瓣脱垂。
脑电图与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助于脑梗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SPECT 能早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程度和局部脑血流改变。
PET 能显示脑梗死灶的局部脑血流、氧代谢及葡萄糖代谢,并监测缺血半暗带及对远隔部位代谢的影响,但由于费用昂贵,目前尚难在脑梗死诊断中广泛应用。;鉴别诊断;【治疗要点】 ;1.急性期治疗;(1)早期溶栓 ;目前认为,在脑梗死灶周围可能存在一个范围不定的缺血半影区或半暗带,其脑血流供应已减少到不能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电活动,但暂时尚能维持细胞的生存。
若能适时改善半影区的血流灌注(早期溶栓),就可能使脑细胞不进展至死亡而恢复正常功能。使用溶栓药物前首先需经头部CT证实无出血灶,病人无出血素质,并应监测出、凝血酶原时间等。 ;常用的溶栓药物 ;上述溶栓药物均可静脉滴注或放射介入溶栓。溶栓治疗必须在发病后6h内早期给予,若能在发病后3h内用药更为理想。因介入治疗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且费用较高,通常宜采用静脉给药,尽快使用溶栓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溶栓治疗的副作用是脑出血,必须严格掌握溶栓的适应证。 ;(2)调整血压 ;(3)防治脑水肿 ;(4)抗凝治疗 ;(5)钙通道阻滞剂 ;(6)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治疗 ;(7)神经元保护剂 ;(8)手术治疗 ;2.恢复期治疗 ;古代医学(中医);病名概念:
中风是由于阴阳失调,
气血逆乱,使风、火、痰、瘀
痹阻脑脉或血溢脑脉之外。
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偏身麻木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又名“卒中”。;
;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清窍
病理: 虚(肝肾阴虚、气虚)
火(肝火、心火)
痰(风痰、湿痰)
风(肝风)
气(气逆)
血(血瘀)
病性:本虚标实证,上盛下虚证。
病位:心、脑 与肝、脾、肾有关。;【诊 断】
1、临床表现:
(1)中经络:
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四大主证)
(2)中脏腑:
神识昏蒙、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
(五大主证)
;
;4、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
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
病证。临床以
双下肢痿软无力
多见,发病缓慢,
病程长。
;【辩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分期辨证:
(1)急性期:
中经络发病后1至2周;
中脏腑最长不超过1个月。
(2)恢复期:发病后2周或
1个月至半年。
(3)后遗症期: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