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症病人相关营养支持PPT
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学习内容;;如何进行营养筛查?
学会推荐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制定NRS营养风险筛选[NRS-2002 ] 2002的规范方法。这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循证医学资料开发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 什么人需要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指能量、蛋白质及其它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
营养不足(undernutrition) 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指能量或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造成特异性的营养缺乏症状。 ?
;;营养支持治疗适应证;
没有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的患者在围手
术期接受全肠外营养(TPN),其临床结
局并无改善,甚至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1987年有关PN首篇meta分析发表
199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RCT文章;;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 18.5-23.9超重 24-27.9肥胖》28;;NRS(2002)对于疾病严重程度的定义*;NRS对营养状态低减的评定标准;评分的循证医学基础; 营养风险筛查和评定是诊疗的关键,在营养支持治疗中起到了指示作用;临床营养支持的两大途径;肠梗阻、肠道缺血;EN并发症的处理
-腹泻;腹泻的定义;危重病人普遍存在胃肠道功能障碍; 危重病人腹泻的原因分类;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导致腹泻发生的因素;如何预防和治疗腹泻: 疾病或药物因素;如何预防和治疗腹泻: 肠内营养相关因素;护理要点(一);护理要点(二);讨论---营养液需要加温吗?;营养过程中一旦出现腹泻是否需要立即停止;护理要点(三);原因?; 肠内营养中缺乏膳食纤维? ; 液体量提供不足? ; 药物所致? (e.g. 鸦片制剂, 其他精神类药物 etc.) ;原因?; 容量超载? ; 胃排空延迟 ; 卧床患者? ;;食物组成 ( 乳糖, 脂肪, 纤维)!! 如有必要,予以更换;; 吞咽困难?
管饲喂养或经肠喂养
抬高床头部位 !! (约 30°~ 45°) 持续喂养过程中或推注后持续30~60分钟
吸除正常唾液! ,清洁口腔!
; 意识障碍?
采用经肠喂养! PEG/J
采用泵喂养方式!
抬高床头 !! (约 30°~ 45°)
定期对护理队伍及家庭成员
的培训!!
; 管道移位? (常发生于鼻胃管)
鼻管: 定期检查鼻管位置 !!
灌食前、搬动、咳嗽、呕吐后。
; 水肿 液体平衡!!
心脏与肾脏功能的不全: -原发疾病的治疗! 由医师决定是否限制液体的摄入!!! - 限制水 - 更换高浓度的配方 - 使用利尿剂; 低白蛋白血症: 使用高蛋白的肠内营养 !!
电解质紊乱? 每天检测血清电解质直至稳定状态!!
快速,过量体重的增加? 改变肠内营养配方or 减慢输注速率 提高电解质 ; 脱水? 液体平衡 !!
液体提供至少达到 30-40ml/kg体重!
以下状况液体需要会增加: 发热, 环境温度高,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etc.
丢失? 瘘, 腹泻, 呕吐?
利尿剂的使用? 如有可能应避免; 血糖问题?
定期血糖的检查 !!
采用糖尿病型特殊EN配方
采用喂养泵!
根据医师要求检查所使用的抗糖尿病药物! ;液体药物优先! ;;; 用>10ml注射器,
用温水脉冲式冲管Q4-6H!
用可乐、含消化酶的酒、
酸性果汁或含维生素C
的溶液进行冲洗 - 等待数分钟 - 吸出液体 - 重复数次, 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将胰酶胶囊 (如: 得美通)溶解于
碳酸氢钠(8.4%)中,并进行冲洗 (仅在医师允许下使用!!!) ;抬高床头30-45?C,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使用经肠喂养管
加用动力药-胃复安(10mg QID)或吗叮啉(10-20mg/d)
控制营养液速度、浓度和温度 ;告知重要性 ;厕所使用中; 如何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肠内营养制剂存放临床常见的问题;喂养管的选择; 医用聚氨酯(PUR):现代喂养管的理想材质
柔软性好,感觉舒适
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放置安全
外径变细而有效输注内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