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一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一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酒精中毒性脑病一例 1 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神经内一科 455000;2河南省安阳地区医院心脏外一科 455000   摘要:我院收治一例年轻女性患者,一次大剂量饮酒后出现昏迷,头部磁共振示DWI可见广泛皮质下白质异常高信号,ADC呈明显低信号改变,脑沟变浅、脑室变小、脑回肿胀,经积极综合治疗,症状缓解,复查头部磁共振示异常信号明显改善。   关键词:磁共振;昏迷;大量饮酒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中毒性脑病的发病人群不断增加,其中以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最为常见[1],急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相对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急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病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女性患者,22岁,主因“发现意识不清2小时”为主诉入院,2小时前(2015年12月26日10PM左右)患者被人发现意识不清,无抽搐,无呕吐,口腔可闻及酒味,无大小便失禁,以“昏迷原因待查”收住院。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21/70mmHg,浅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消失,双侧病理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检查: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10.2times;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3%,红细胞4.83times;1012/L,血红蛋白147g/L,血小板296times;109/L;血生化:谷丙转氨酶14IU/L,谷草转氨酶22.2IU/L,血肌酐51.8umol/L,尿素氮2.8mmol/L,二氧化碳18.7mmol/L,肌酸激酶719U/L,肌酸激酶同工酶56IU/L,乳酸脱氢酶440.2IU/L,alpha;-羟丁酸脱氢酶224U/L,血淀粉酶320.5IU/L,脂肪酶163U/L,尿淀粉酶822IU/L;动脉血气:PH=7.31,氧分压81mmHg,二氧化碳分压38mmHg,血钠143mmol/L,血糖5.5mmol/L,血乳酸4.1mmol/L,实际碳酸氢盐19.1mmol/L,标准碳酸氢盐19.7mmol/L,碱剩余-7.2mmol/L,氧饱和度95%;肺部CT示:双肺炎性改变,上腹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MRA+MRV+DWI(2015-12-26 15:29)示:双侧侧脑室旁脑白质、胼胝体压部异常改变,考虑为脱髓鞘性疾病,MRA、MRV未见明显异常;给予生理盐水洗胃、灌肠,甘露醇导泻,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抗炎、甘露醇注射液减轻脑水肿,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醒脑,补充维生素B1、甲钴胺注射液,同时氨溴索注射液化痰、头孢西丁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奥曲肽抑制胰腺分泌、奥美拉唑注射液抑制胃酸,等措施治疗。患者于2015年12月27日2PM左右神志转清,查体:精神可,高级智能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复查肺部CT、头部MRI+DWI(2015-12-30 09:45),示:双肺炎症明显好转,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考虑为脱髓鞘性改变,对比前片病灶范围明显缩小。追问病史,患者因与男友生气于发病当日晚8PM左右一次性饮下52%白酒500ml(患者平素无饮酒嗜好)。      图1 A、B、C为2015年12月26日所查,分别为DWI、ADC、T2FLAIR;D、E、F为2015年12月30日所查,分别为DWI、ADC、T2FLAIR。2次检查结果相比可见异常信号范围明显缩小,仅胼胝体压部可见DWI高信号、ADC低信号,脑组织肿胀明显减轻。   讨论 酒精是脂溶性物质,对脑组织有较强的亲和力,其代谢产物能与脑组织中丰富的卵磷脂结合,直接损害大脑皮层和皮层下区,使细胞变性、坏死,影响大脑皮层和有关感觉通路的完整性[2]。   实验研究发现:重症急性酒精中毒所致颅脑并发症以细胞毒性脑水肿为主,也是引起昏迷、昏睡及死亡主要原因,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现为异常高强度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有随时间降低,且病情越重,ADC信号越低、下降越急骤,病理改变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数目减少,核固缩,突起减少或消失,神经纤维变形,结构松散呈网状,部分神经纤维断裂,神经细胞体积缩小,变形,可能与酒精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变化有关[3]。   急性期典型影像学表现为沿胼胝体及相邻白质对称性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呈明显高信号,无占位效应,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增强扫描可有边缘轻度强化或无强化[4]。   急性酒精中毒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也促使储存在垂体的内源性阿片释放,其中作用最强的为P-内啡肽。盐酸纳洛酮为阿片类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竞争性的和吗啡受体结合,逆转阿片样物质作用,通过这一特点和临床药理作用,可对抗内源性P-内啡肽,逆转酒精中毒,同时可提高脑的血流量,增加脑的灌注,从而起到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