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阿凡达与孔子
2阿凡达与孔子
这事儿其实挺好玩,我一厢情愿的认为,即使孔子夺了阿凡达2D的票房,也不会对阿凡达的票房总额造成太大影响,而对孔子的票房数更造不成影响,即使世界上没有阿凡达,甚至同档期只有一部孔子上映,也不会对孔子的票房造成太大的影响,谁这么闲,念书的时候古文没背够,还要去影院里复习一遍圣人书。
贵国是个是个挺神奇的国度。为了革命折腾的次数太多了,因此大家对某些古人兴趣不大。拍孔先生还不如拍拍李白先生,苏轼先生,这些先生还有点花边新闻可以放在银幕上八卦一下。孔子跟南子,就算了,这哥们明显就是对床事不感兴趣的主儿(最起码小学教育让我一直有这种印象),他这辈子只喜欢对着学生叨逼叨,因此吧,非把他脱光了放在床上,我也不敢想象他也有小鸡鸡……
孔子就是传说中的圣贤,就好比下凡的神仙。可能胡导也是受着这种教育长大的,因此把他还原成人让胡导自己骄傲的很,而忘了这哥们其实真是人。这哥们到底是什么,可能大家都没怎么琢磨过,可能琢磨了也不如老外琢磨的深刻,儒家文化在老外那里还挺讲究的,但是咱们自己连挣钱都顾不上,真没工夫琢磨这些东西,何况我们的先辈比老外多太多。先辈无限,而生命有限,还是别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在琢磨无限的古人身上吧。所以一说要拍孔子,开始还挺兴奋,后来就有点蒙,再后来就蒙到好不容易拍出来了,又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别人自己拍了啥了。
对现在的电影人来说,告诉别人自己拍了啥,比拍还难。营销这事儿,在贵国其实挺落后的。美国上上上上世纪,甚至一建国,就有营销这码事儿了,殖民者们跟土著交换商品,那里生来就是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市场。但是在贵国,传统商业才在最近几十年明白卖东西还有营销这么一说,就别提刚刚振兴的商业电影了。因此,把孔子吆喝成恋爱片,特效片等等都挺正常的。
吆喝的技巧其实挺难掌握的。俺觉得,首先别把媒体当傻子使。媒体有时候是挺傻的,最关心下三滥的东西,但是如果一片子让受众记住的都是下三滥的东西,可能片子的定位也就在这儿了。俺还记得当年卖画皮的时候,新闻点有二,一是魔幻题材,二是赵薇跟陈坤谈恋爱。去年卖花木兰,新闻点依旧是,赵薇跟陈坤谈恋爱。今年买锦衣卫,新闻事件是,赵薇怀孕。对于影迷来说,看电影是为了啥呢?有几个会因为俩人在戏外传绯闻就去看俩人主演的戏呢?又有几个会因为主角怀孕,去看该人演的电影呢……
孔子同理。发哥跟周迅……俩人根本就不搭。别说谈恋爱了,全裸躺在一张床上,可能观众都得赶紧闭眼睛,一个太老一个没身材,出A片都卖不出去,何况俩人在戏里根本就没发生什么。俺隐约觉得,前期的宣传基本就是这个事儿了。这事儿是想说明孔子是人,引起点争议,引起争议之后,给人的感觉,可能没有好奇,反而比较恶心。
再然后,貌似孔子出了一组三口之家剧照,恰逢一个孔家族什么特殊事件。上映前的预热则是拜祭孔子大典,剧组人员互捧,导演演员谈心路,再配合一些炒作,常规套路做的非常足。
但是,我们干嘛去看呢?我们要去看什么呢?
山寨的特效,鬼扯的剧情,不遭人喜欢的主角。这是映前宣传告诉我们的全部。这些完全不是看片子的理由。
我想象不出来谁会对孔子感兴趣。25岁以下的年轻人,除非是周迅的粉丝,未必会有谁愿意看这样一部听名字就并不娱乐的影片。中年人也许对历史有兴趣,他们也更挑剔,但却会对剧情产生抵触心理,颠覆历史的历史片,是用来骂的而不是用来看的。从这片子的宣传里,我没有看到谁是此片的目标人群,它高估了自己的制作团队以及孔夫子的力量,还估算错了自己的性质,这毕竟是部商业片,未必会有相关部门要求中小学校必须观看。
包装很重要。从一开始就将此片定位于史实片,可能效果要更好一些。就像电视剧《康熙王朝》,很正很经典,喜欢的人有多少啊。即使不改变现有影片的情节,也完全可以定位一个正面的形象,公开而客观的把矛盾拿出来讨论。我的建议是,找一个认真而负责的电视台,做几期类似百家讲坛类的节目,让他们来讲孔子的八卦史,顺便捎上《孔子》电影。这样的处理比胡导本人出来讲剧情更有效果。节目做好,覆盖到网站,拉出争议话题,引出孔子热。把事件炒成文化现象,而非娱乐档。也许更贴切国人对孔子还保留的尊崇。
没必要大费周章祭孔子,这种举动过于矫情。祭孔子,不如拉出有文化的孔子后人,不用跪也不用拜,请人家讲讲观感,配个名誉职称,拉拉家谱,讲讲历史。至少让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尊重孔子,而不是个刻意包装自己的暴发户,腾就跪下了。
平实的处理一下,至少让片子像点样。有点文化气质,少点山寨范儿。受众群可能也会更明确。别指望青少年会如何如何了,虽然用了周迅,也不一定能起到什么作用。直接将矛头对准中年人,让这些伪道学以历史的名义进入电影院。既然是伪道学,也别扯出床戏,这年纪的人闷骚,事前听过这方面的传闻,你不提人家也巴不得去看看。这种事情,遮着比亮着其实更吸引人。
上映后的宣传口路更要一致,自己片子有什么缺点,一定得想办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