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囊虫病
* 猪囊虫病 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是由带科带属的链状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猪和人所引起的疾病。链状带绦虫只寄生于人的小肠中。猪囊尾蚴不仅寄生于猪,而且可寄生于人的脑、心肌等器官中,往往导致严重后果。本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Pathogens) 为猪囊尾蚴或称猪囊虫,其成虫是有钩绦虫或称猪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虫体大,长达2~7米,头节呈球形或略似方形,有4个吸盘,在头节顶端有一个顶突,顶突上有两排小钩。 成虫外观: 乳白色,扁平带状 ,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分节,700~1000片,长约2~4m。 虫体较薄,略透明。 成虫: 头节 颈节 链体 幼节 成节 孕节 头节特点:圆球形 ,直径0.6 ~1.0mm。 4个吸盘 顶突、小钩(25~50个) 颈节特点:细短,头颈节连为一体。颈节具生发细胞, 有再生能力,能产生新节片。 幼节节片短而宽。 成节特点:近方形,具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 睾丸约150~200个。 卵巢分左右叶及中央小叶,共三叶。 孕节特点: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约7~13支。 呈不规则的树枝状。 虫卵: 圆形,浅褐色,两层卵壳,外层薄,易脱落,内层较厚,有辐射状的条纹,称胚膜。内含六钩蚴。虫卵大小为31~43μm。 虫卵特点: 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虫卵直径平均34μm 卵壳很薄,易脱落 壳内为胚膜,较厚,棕黄色 在光镜下呈放射状条纹状 内含球形的六钩蚴,有3对 小钩 。 幼虫:亦称猪囊虫,呈椭圆形,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有一个内嵌的头节,头节上有四个吸盘 囊尾蚴特点:黄豆大小,乳白色半透明,椭圆形囊状体。 内翻的头节,形态及结构与成虫头节相似。 通常在嚼肌、心肌、舌肌和肋间肌、腰肌、臂三头肌及股四肌等处最为多见,严重时可见于眼球和脑内。囊虫包埋在肌纤维间,如散在的豆粒,故常称猪囊虫的肉为“豆猪肉”或“米猪肉”。囊尾蚴在猪肉中的数量,可由数个到成千上万个。甚至多到无法计算。 二、生 活 史 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内,其孕卵节片随人的粪便单独地或数节相连地排出体外。节片自行收缩压挤出或破裂排出大量的卵。 虫卵随着被污染的饲料而被猪吞食,胚膜在胃和小肠内被消化液消化,幼虫借助自身体表所具有的六个小钩,钻入肠壁小血管,随血液散布到全身肌肉,在肌纤维间发育成猪囊虫。猪囊虫在宿主体内可生活3~10年,个别的可达15~17年。 人吃了带有猪囊虫而未煮熟的猪肉时,囊虫的包囊在胃肠内被溶解,翻出头节,并以头节的小钩和吸盘固着于肠壁上,逐渐发育为成虫。约经2~3个月又可随粪便排出孕卵节片或虫卵。 如果人食进虫卵,或患绦虫病人小肠内的孕卵节片因小肠的逆蠕动而进入胃,游离的虫卵在胃液的作用下,卵膜被消化,逸出的六钩蚴进入肠壁血管及血流散布到各组织内发育成囊尾蚴,这时人就成为中间宿主。 寄生于人体内的囊尾蚴多寄生于脑、眼及皮下组织等部位,可能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以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区发生较多;北方各省较多,长江流域少。 (一)发 育 过 程 成 虫(小肠) 粪便 孕节 虫卵 猪吞食 六钩蚴 血淋巴循环 10周 囊尾蚴 人误食 2-3月 成虫 终宿主 人误食 三种方式 六钩蚴‘’‘’‘’ 六钩蚴 囊尾蚴 中间宿主 中间宿主 (皮下、肌肉、脑、眼、心……) (二)生 活 史 要 点 宿 主 关 系 终 宿 主: 人 中间宿主: 人、猪 感 染 期 囊尾蚴(人误食 绦虫病) 虫 卵(人误食 囊虫病) 感染途径 经口感染 寄生部位 成 虫 小肠 囊尾蚴 皮下组织 肌肉 脑 眼 心 …… 感染虫卵的三种方式 自体内重复感染 (最严重) 自体外重复感染 异体感染 流行病学 猪囊尾蚴属全球性分布,其发生和流行与下列因素有关: 1、猪囊尾蚴主要是猪与人之间循环感染。猪的唯一感染来源是链状带绦虫的患者,他们每天向外界排出孕节和虫卵,而且可持续数年甚至20余年。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