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蛀干害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蛀干害虫

二、主要食叶害虫;2万美国白蛾吞噬北京树叶 暴食树木一扫而光 2006年06月03日大洋网-广州日报 ;食叶性害虫;;一、天牛类 (一)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oh) 分布广(除海南、澳、台、港),危害杨柳榆、槭、刺槐、苦楝、桑等,是目前我国杨柳等最主要害虫之一,能造成毁灭性危害。 1、形态:长形,20-35mm,漆黑有光泽,触角鞭状,自第三节起各节基部蓝灰色。前胸两侧各有一刺状突起,鞘翅肩部光滑,各有白色毛斑20个左右。;光肩星天牛的卵;光肩星天牛的成虫及产卵刻痕;光肩星天牛的羽化孔及危害状;南北各地均有发生(除黑、吉、蒙、宁、青、新、藏),危害多种林木果树,尤以桑、无花果、毛白杨、构树危害重 1、形态: 体长34-46mm,体、翅黑色被黄褐色绒毛,前胸有横皱纹,有侧刺突,触角柄节、梗节黑色,以后各节前半黑???,后半灰白。鞘翅基部密布黑色小颗粒。卵乳白,幼虫乳白,圆筒形。;林间害状 ;;;;2、习性: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虫瘿内越冬。北京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在1-3年生直径5-9mm枝上产卵,马蹄形刻槽。卵期7-11天,初孵幼虫向刻槽两边的韧皮部侵害,10-15d后蛀入木质部,形成虫瘿。;青杨天牛危害状及蛀道;(四)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innaeus 分布于内蒙古、东北、上海。主要危害杨、柳、桦、枥、椴、榆属等植物。近年危害日益严重,在东北泛滥,大片防护林等被害致死。 1、形态:体长11-22mm,体黑色。雄虫触角长达鞘翅基部,雌虫触角略短。额至头顶有2条平行的黄纵纹。前胸球形隆起,密布不规则细皱脊。背板具2条不完整的淡黄色斑纹。鞘翅密布细刻点,具淡黄色模糊细波纹3或4条。;青杨虎天牛成虫;2、习性: 在沈阳1年1代,10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蛀道内越冬。 5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成虫活跃,能做短距离飞行。成堆产卵于老树皮裂缝中。幼虫孵化后在皮层及木质部群栖蛀道,虫粪不向外排出,外部难于发现。幼虫逐渐向木质部深处蛀入,形成不规则坑道。 只危害健康木,中老龄树危害重,林缘木、孤立木、粗树皮木危害重。同一植株,干比枝、下部比上部受害重,干径越粗受害越重。;;;二、落叶松八齿小蠹 Ips subelongatus Motschulsky 国内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北京、新疆、云南等地。筑坑于松树韧皮部与边材之间,坑道一般为一上两下的复纵坑。寄主:落叶松,红松,云杉。 ;;2、习性: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年1代,主要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层、伐根和贮木场原木的皮下越冬。 一般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全部飞出,成虫有在原坑道或新蛀道内有补充营养的习性。危害全株,其坑道为复纵坑,很长,在立木上为一上两下。子坑道为横向。每年成虫先蛀侵入孔,在树皮下筑交配室。在树干上以胸高2米范围内最多 。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innaeus 云杉八齿小蠹与落叶松八齿小蠹之间的区别是:云杉八齿小蠹额下面中央有瘤,鞘翅斜面第一齿细小,第1和2齿间距离最大,鞘翅末端斜面凹面蜡膜状;而落叶松八齿小蠹则为额下面中央无瘤,鞘翅斜面第一齿不小,第2和3齿间距离最大,鞘翅末端斜面正常光亮。;红脂大小蠹危害油松、华山松、白皮松;防治方法:   1. 营林防治 在该虫发生区卫生伐,清除虫害木,处理伐根,消灭虫源基地及其滋生条件。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高树木生长势,保持林分郁闭度在0.6以上,增强林木本身的抗虫能力。   2. 饵木诱杀 在清理林内卫生之后,可设饵木诱杀成虫,一般每公顷设2~3处,每处设3~5根饵木。在新成虫羽化前,用1∶500倍20%菊马乳油或80%敌敌畏等药剂喷干;或用硫酰氟、磷化铝等药剂熏蒸及剥皮处理均可达到90%以上的杀虫效果。   ; 3. 化学防治 可在该虫离开越冬处前喷洒100倍的敌百虫喷洒越冬处。在该虫扩散前可用20%灭杀死、速灭杀丁等药剂喷6m以下树干,可防止该虫侵入。   4. 生物防治 该虫主要天敌有红胸郭公虫(Thanasimus substriatus)、褐小茧蜂(Coeliodes sp.)及寄生微生物等,总杀虫率可达30%~40%。 ;华东、三北、西南均有分布。为害杨柳科植物,尤其是毛白杨、银白杨、中东杨的幼苗、嫩枝受害最重。 1、发生规律及特点: 1年一代,以幼虫在枝干虫道内越冬。 成虫白天活动,幼虫在小枝上形成纺锤形虫瘿,蛹壳留在羽化孔处。;2、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1—20毫米,头半球形,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