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第16课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937年“七七”事变 台儿庄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华北 华东 徐州 华北日军[南下] 华东日军[北上] 徐州 1、时间: 2、地点: 3、指挥者: 1938年3月 徐州东北的台儿庄 李宗仁 一、血战台儿庄 3月2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营顽强抵抗,在城北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但1营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 中国守军英勇抵抗,激战数日,人员伤亡十分之七,四分之三的阵地失陷,但将日军牢牢地拖在了的台儿庄。为了夺回阵地,第31师师长池峰城决定组织敢死队,与敌决一死战。26日黄昏,他命令营长仵德厚率部从西门突入城内,与敌人逐墙逐屋地争夺。仵德厚不负众望,他身先士卒,挥舞着大刀与敌军战在一起。顿时,枪声、杀声、爆炸声响成一片。经过一夜激战,敌人尸横遍地。 28日,中国军队收复了台儿庄。 材料一:日军第10师团、第5师团这两支号称精锐的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退逃,连大批重型武器、军需物资和士兵尸体都不得不遗弃战场。 材料二: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经此一战之后,几成民族复兴的新象征,我军无不精神百倍。 ——《李宗仁回忆录》 台儿庄战役胜利的伟大意义? 囚 笼 政 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企图摧毁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占领区 。 即烧光、杀光、抢光。为日本侵华期间实行的一种惨无人道的政策。见人则杀,见物则抢,无法带走之物则烧。 “三光 政 策” 2、目的: 3、时间: 4、指挥者: 5、战争规模: 6、主要目标: 1940年8月 彭德怀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100多团约20万人 为粉碎日军围攻 二、百团大战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弛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不留一段铁轨! 不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抗日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 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 心。 三、众志成城 1.民族企业的内迁 卢作孚是重庆市合川人。1925年创立了民生公司。由于经营得法,到1937年前,民生公司已拥有轮船46艘,成为我国内河航运最大的民营企业。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从上海、南京、武汉撤退到宜昌的重要工业物资约9万吨堆积在宜昌两岸,不断遭到日军轰炸,还有近10万多入川人员等待入川。民生公司放弃了当年最后5个月里绝大部分的商业运输机会,倾全公司之力,昼夜兼程抢运,经过40天的奋战,终于在宜昌失陷前,将全部屯集的人员和物资抢运到了四川。这次抢运行动也被誉为中国的“东方敦克尔克大撤退”。整个抗战期间,民生公司共抢运了各类人员150余万人、物资100万余吨、遭日机炸毁船只16艘、牺牲职工100余人。 2.科教界的抗日 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中国化工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曾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南京永利硫酸铵厂总工程师,兼任北洋大学教授、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化工部副部长。 3.文化界的抗日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 邹韬奋(1895—1944),江西余江人,出生于福建永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上海沦陷后,转至武汉,继续主编《抗战》,并将其改编为《全民抗战》三日刊。武汉沦陷后,到重庆继续主编《全民抗战》。1938年任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4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 美国华侨捐献的两辆血库救护车 南洋华侨捐献的部分汽车 纽约侨胞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 荷印华侨为祖国抗战捐献的飞机 4.海外华侨支援抗日 5.国际友人支援抗日 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1893—1958),美国陆军航空队中将,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 诺尔曼·白求恩 (1890—1939),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8年3月,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医疗队来到延安。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