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金属通论
二、金属的分类: 三、金属矿物的存在形式 原子半径大,电荷低的8电子构型金属离子大量以可溶性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原子半径较小或电荷较高的离子大都以含氧酸盐,少数电荷很高的也可以氧化物存在。 18电子构型的离子较易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尤其是电荷低时。 少数元素(d轨道电子接近全充满的第二三过渡系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越靠近周期表的左边,越易以含氧酸盐形式存在,越靠近右边,越易以硫化物形式存在,处于中间的较易以氧化物或含氧酸盐存在。 第二节 金属的提炼 步骤:矿石富集→冶炼→精炼 1、?矿石的富集 提高矿石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常用方法:手选、水选法(溶解度)、磁选法(磁性)、浮选法(密度) 2、?冶炼 ①活泼金属(ⅠA、ⅡA、ⅢA主要用熔盐电解法提练(镁、钠、钾、钙等) ②极不活泼金属(Au、Ag、Hg、铂系贵金属)采用热分解方法处理 2HgO = 2Hg + O2 2Ag2O = 4Ag + O2 HgS + O2 = Hg + SO2 ③热还原法 硫化物矿先焙烧成氧化物,再用还原剂还原。 常用还原剂:C CO H2 活泼金属 TiCl4 + 4Na === Ti + 4NaCl 2PbS + 3O2 === 2PbO + 2SO2 PbO + C === Pb + CO 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艾林汉图 艾林汉图说明:直线弯曲是因为相变,正斜率(向上)说明熵变为 负,负斜率(向下)说明熵变为正,平行线说明熵变为零。 3、??精炼 电解法精炼:如电解精炼铜 区域熔融法:将要提纯的物质放进一个装有移动式加热线圈的套管中,强热熔化一段小区域的物质,形成熔融带。将线圈沿管路缓慢移动,熔融带便随着它前进。由于混合物的熔点总比纯物质的低,因此杂质使慢慢汇集在熔融带,随线圈的移动杂质被赶到管子的未端除去。 气相精炼法:是利用金属单质或化合物的沸点与所含杂质的沸点不同的特点,通过加热控制温度使之分离的精炼方法。如镁、汞、锌、锡直接蒸馏法, 镍采用羰化法:Ni(含杂质)+4CO →Ni(CO)4 Ni(CO)4→Ni(纯)+4CO 气相析出法:镍采用羰化法,铊采用碘化物热分解法 第三节 金属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一. 晶体结构 晶体类型:金属晶体 化学键:金属键 金属键强度: M(s)→M(g) ΔH升华热(破坏金属键) 影响金属键强度的因素: ①原子半径:原子半径越大,强度越小; ②价电子数:价电子数越多,强度越大; ③过渡元素成单电子数:越多,强度越大。 金属键强度越大→ΔH越大→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与晶格类型有关) 二.物理性质 1、金属光泽:一般是银白色,少数金属为其它色。Au(黄色) Cu(赤红) Bi(淡红) Cs(淡黄) Pb(灰兰)。 原因:自由电子吸收所有频率的光,同时放出所有频率的光。 2、导电导热性: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均很好。但也有相当大的差异。 顺序:Ag、Cu、Au、Al、Zn、Sn、Fe、Sb、Hg 原因: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运动,形成电流。(温度越高,导电性降低)自由电子相互碰撞交换能量。 金属的超导性:某一临界温度电阻为零的特性 La(12.5K) 3、延展性:延性:抽成细丝(Pt、 Au) 展性:压成薄片(Au、 Ag) Sb、Bi、Mn脆性 原因:在力作用下层间相对活动,变形而不断裂。 4、密度:可由原子量,原子半径,金属结构来共同决定。 一般密度大的原子量大,原子半径小。Os(22.57) Li(0.55)。 5、金属的硬度:由金属键决定。 Cr硬度最大。 金属 Cr W Fe Zn Mg K Na 莫氏硬度 9 7 4 2.5 2.1 0.5 0.4 6、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决定呈周期性变化。ⅥB、ⅦB高,ⅠA、ⅡA、ⅡB、ⅠB低,其中 W熔点最高。 金属 W Re Hg Cs Ge 熔点 /℃ 3410 3180 -38.9 28.4 29.8 7、金属玻璃:非晶态金属 第四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1、活泼性:氧化还原性──金属活泼顺序表(标准电极电势) 说明:①考虑动力学因素:Li、Na、Ca与水反应 ②考虑氧化膜覆盖:Al、Cr、Fe在空气及硝酸中钝化 ③考虑沉淀及配合物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形考任务5(实训五)参考答案精品.pdf VIP
- 《After Effects 2024+AIGC影视后期制作(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饭店预结单小票模板.docx VIP
- 骑行驿站运营方案.pptx VIP
-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 第3课 旅游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pdf VIP
- 非煤矿山采场及边坡稳定安全技术措施.pdf VIP
- 人工流产教学课件.ppt VIP
- 台湾台独问题.pptx VIP
- Unit 2 Numbers (教学设计)新交际英语一年级上册(新教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